各教学单位、各创新创业团队: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升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展示我校育人成果。经学校研究,决定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日制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20年6月之后毕业)
二、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须符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创业组,研究生创意组、创业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产业赛道(企业命题组、成果转化组)方案要求,参考附件1《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报名方式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跨院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超过15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跨学院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第一作者)向其所在学院申报。
三、赛事安排
(一)报名与优化材料阶段(即日-5月30日)
1.各学院参赛项目团队要认真对照大赛参赛赛道、组别,见附件1《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组建团队,准备项目路演PPT和商业计划书。
2.参赛团队项目负责人登录学校信息门户后,选择“可用应用”,点击“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进入平台界面,选择竞赛管理,点击左侧菜单栏中的“赛事报名”,再点击“报名”进入编辑界面,填报项目信息和上传报名材料后,回到“基本信息”并点击“提交”完成报名。
3.5月9日起,需将项目展示文档上传到“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并报名成功。各学院组织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完成注册报名。
两个平台都需要报名成功且参赛信息一致,表示参加比赛报名成功,否则无效。
(二)院赛阶段(5月8日-5月19日)
各学院要做好赛事组织工作,对参赛项目认真遴选,学院按照“学院参赛项目总数≥在校生人数×0.07”的比例动员组织参赛团队报名(见附件2),并自行组织院级初赛。评选出不超过本学院申报项目总数的10%,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中推荐至校赛(请填写推荐排序)。
(三)校赛阶段(5月20日-6月6日)
学校将遴选院级优秀参赛项目入围校赛,通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评审,具体时间、形式和安排另行通知。
四、大赛奖项
1.所有参赛团队都必须完成材料申报,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和中南民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完成网上报名。成功完成网络报名的团队,以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准,前五名成员(含负责人)可获得1个创业学分,当年学分不累计。
2.校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具体根据省赛推荐名额确定。
3.根据学校核定的年度超教学基本工作量分配情况,给予校赛项目的指导老师、获得省级奖项项目的指导老师和获得国家级奖项项目的指导老师一定课时补贴。
4.根据湖北赛区组委会文件,要求各学院参赛项目总数≥在校生人数×0.07,附件2给出具体项目数,待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省赛通知发布后,学校将根据最新要求及时调整。学校将数额完成情况纳入学校年终考核和创新创业教育年终考核,将根据任务完成和获奖情况设立优秀组织奖和成果显著奖若干名。
五、材料提交及要求
统一将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中导出《报名汇总(教师)》和《信息汇总表(排名前五学生)》盖好院章,分管领导签字,扫描为pdf文件,作为教师课时补贴和学生创业学分的依据。
各学院须将以上两项材料汇总打包后提交,打包文件命名为:XX学院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中南民族大学选拔赛材料,在7月10日17:00之前将材料电子版统一发送至指定邮箱:2412087268@qq.com。
六、工作要求
1.请各学院做好赛事宣传和动员,发掘并培育高质量创业项目。
2.本届校赛企业微信交流群:2025国创赛,请各学院负责大赛的工作人员及参赛项目的团队成员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和交流。
3.赛事联系人:创新创业学院 韩老师,电话:027-67843595。
附件:
1.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中南民族大学选拔赛各教学单位报名参赛任务分配表(初定)
3.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中南民族大学选拔赛学生端操作手册
4.商业计划书(参考模板)
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评审规则
中南民族大学
202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