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首页 ENGLISH
  • 网站首页
  • 民大要闻
  • 南湖快讯
  • 双塔校园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 网站首页
  • 民大要闻
  • 南湖快讯
  • 双塔校园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双塔校园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双塔校园  >  正文

【2025迎新季】校友代表、1996级生物化学专业本科生马聪:独立思考 开拓视野 挑战未知 不断突破自我

作者:马聪    来源:就业与校友办公室

9月15日上午,学校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南湖中心运动场举行。校友代表、1996级生物化学专业本科生,现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马聪分享l了一份特殊的“入学礼”,祝愿各位新同学学有所成、梦想花开!



独立思考开拓视野挑战未知不断突破自我

——在学校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校友代表、1996级生物化学专业本科生 马聪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中南民族大学2000届毕业生马聪。今天非常荣幸,回到母校,站在这个熟悉又崭新的地方,作为校友代表,迎接你们的到来。首先,请允许我向所有新同学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欢迎!

29年前,我和现在的你们一样,怀揣梦想与憧憬,踏进了这美丽的校园。也正是在这里,开启了我为之一生去热爱、去追求、去奋斗的专业——生物化学。在民大求学的岁月里,每一个挑灯夜读的晚上,每一次在实验室里的反复探索,都为我奠定了坚实的学术根基。本科毕业后,我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先后完成了硕士和博士阶段的深造,在更高的学术平台上拓宽了自己的研究视野。之后,我前往美国西南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深造,在国际前沿的科研环境中进一步锤炼自己。2011年我回到华中科技大学任教,并长期致力于神经递质分泌机制的研究,力图解析大脑信号传递的奥秘。这一路走来,我深深体会到——正是在民大这片沃土上播种的理想、燃烧的热忱,奠定了我后来所有进步的基石。

今天,站在这里,回望我的大学时光和其后的岁月,我有几点感悟,想作为一份特殊的“入学礼”分享给各位新同学:

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做真理的探索者:大学之前,学习往往是寻求标准答案。而从现在开始,你们要学会的,是提出问题、质疑定见、独立判断。它意味着不盲从权威、不人云亦云,意味着要用自己的头脑去审视、去分析、去辨别。独立思考的能力是科研工作的灵魂和基石,它贯穿于从选题到成果产出的全过程。缺乏独立思考,科研工作就会沦为简单的机械劳动,难以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我至今仍清晰记得,在美国做博士后的第二年,我曾根据推理坚持一个关于突触蛋白质机器的工作模型,与导师激烈争论了近一个月。直到半年后,我拿出令他信服的实验证据之后,他邀请我去当地最好的餐厅共进晚餐。他祝贺我说:“幸亏你没有放弃你自己的观点,你比其它人有勇气”。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独立思考所带来的,不仅是发现真理的可能,更是学术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勇气和自信。

二、开拓跨学科视野,做创新的先行者:真实的世界是复杂、多元、相互关联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的解析,融合了理学、工学、医学乃至人文学科的智慧。真正的创新,往往发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地带。去旁听一门与你专业毫无关系的课程,无论是人文、艺术还是哲学;去读一些看似"无用"的书;主动结识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从他们的思维模式中汲取灵感。在科研领域中,最大的科学突破往往源于研究范式的转变。而新范式通常诞生于不同学科思维方式的碰撞与融合。它迫使科学家用一种全新的“语言”和“视角”来重新审视旧问题,从而发现被本学科传统视角所忽略的盲点。在我自身的学术生涯中,我的博士生导师本科学的是自动化,博士后导师则出身物理专业。如今,他们都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正是跨学科力量最生动的例证。也正因如此,在我现在的实验室中,我尤其鼓励不同学术背景的成员加入——来自生物、化学、计算科学甚至工程领域的学生们,在一起合作时常常彼此启发,突破单一方法论所带来的瓶颈。我们中南民大多元融合的文化氛围,正是培养这种跨学科视野的最佳沃土。

三、勇于挑战未知,不要惧怕失败:大学,就是一个允许你大胆试错、低成本探索的安全区。在这里,最重要的不是你掌握了多少已知的答案,而是你是否有勇气去面对未知,并提出新的问题。我想告诉你们,失败不是终点,而是探索路上最宝贵的路标。它甚至是成功者秘而不宣的“特权”——因为你只有走得足够远、挑战得足够多,才会遭遇有意义的失败。

2013年,我们实验室一项关于神经递质分泌信号通路的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上。常常有人问我:“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条全新通路的?”其实,我们并非先知先觉。恰恰相反,最初我们完全依照已有传统通路模型设计实验,却一再遭遇失败。正是这些重复的、看似徒劳的失败,迫使我们跳出既定框架,对原有理论提出质疑,并最终引导我们走向那个未被发现的新机制。科研如此,人生亦然。真正阻碍我们的,往往不是失败本身,而是对失败的恐惧。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也站在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时代。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你们将收获知识,结识挚友,遇见更好的自己。愿你们珍惜在中南民大的每一天,以独立思考导航人生,用跨学科视野开创未来,凭勇于试错的精神突破自我。

最后,祝愿各位新同学学有所成、梦想花开!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我们深深爱着的母校——中南民族大学明天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责编:雷长生   审核:杨征   上传:冯珊珊   发布时间:2025-09-15

下一篇:【2025迎新季】教师代表周雪妹:扬青春之朝气,奏时代之华章

民大微博

热门新闻

  • 1

    【2025迎新季】校友代表、1996级生物化学专业本科生马聪:独立思考 开拓...

    2025-09-15
  • 2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7年后,父女成为中南民大校友:食堂热干面还...

    2025-09-15
  • 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7年后,父女成为中南民大校友:食堂热干面还...

    2025-09-15
  • 4

    【2025迎新季】教师代表周雪妹:扬青春之朝气,奏时代之华章

    2025-09-15
  • 5

    刘义寄语2025级新生:答好青春之问 不负时代重托

    2025-09-15

Copyright 2021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