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岸伦,男,中共预备党员,彝族,籍贯云南宣威。出生于少数民族家庭的他,从小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养成了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性格。在校期间他认真学习、团结同学、热心公益、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与思想政治学习,组织参与数场民族团结类活动。
笃学尚行 止于至善
在保证完成学业的前提下,何岸伦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基础知识能力培养。他自入校以来先后加入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骨干训练营、中南民族大学电视台、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会、资源与环境学院学生会等组织社团,曾担任生科院学生会文艺部副部长、资环院团总支副书记等职务。在此期间,他不断提高自身组织协调、语言交流、筹办策划等能力素质,通过自主学习和向老师同学请教完善了自身的互联网技能等。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求知的心态去探索学习。
发扬踔厉 日臻完善
在充斥着多彩民族文化的校园中生活的他,也同所有人一样传承发扬着那份历史沉淀后的文化精髓。2014年何岸轮曾于笛箫协会负责对墨西哥、法国留学生进行云南少数民族文乐器-葫芦丝的教学,并组织参与表演。2015年随中南民族大学代表对一同赴澳门参加“中华民族文化周系列活动”。2015年参加武汉电视台“大爱武汉”栏目公益活动,对一群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孤儿进行帮扶和募捐。
除此之外,何岸伦还积极参加校内外问题比赛及科研创新项目。曾获得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一等奖,2015年湖北省体育舞蹈锦标赛第二名,2016年云南省宣威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举办青年舞蹈大赛第一名,专业二等及三等奖学金,2015-2016年度中南民族大学“三好学生”,2015-2016年度中南民族大学青年学生标兵--文艺标兵;参与2015年创新创业项目《农药化肥对葛仙米生长的影响》,2016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夏令营,2016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微藻膜收获过程中膜材料的污染性能研究》。
兼容并蓄 厚德载物
面对迥异的民族文化差异他从不退缩。何岸伦在加入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骨干训练营之后,始终保持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心态与全校各民族同学相处。先后举办了中南民族大学第二届、第三届民族文化节,“诺鲁兹”节晚会,藏历新年晚会,彝历新年篝火晚会,中南民族大学庆祝新疆自治区成立6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师生联欢会等活动,在活动中与各民族同学结下深厚的友谊。2015年7月,何岸伦参与“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青海省循化县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情况--以循化县撒拉族留守儿童为例,获得校级立项及“优秀个人”称号。
一滴水怎样才不会干?只需把它放到大海里。任何一个宏伟的民族,只有去融合,才不会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凝聚成更强大的力量。作为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我们,也只有做到真正的融入,才能在茫茫人流中找到自己努力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