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方可致远——记研究生支教团李开宁
李开宁,男,中共党员,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他以党章规范自己,时刻不忘记大学生的职责与担当。在学习方面,他一丝不苟,全力拼搏,力争上游;在实践方面,他积极参与,主动承担,热心公益。同时,他也是父母眼中的优秀懂事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认真负责的好助手,同学眼中任劳任怨的好班长。
学习科研,孜孜以求
大学中,大家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尽相同,但李开宁一直认为,学习的结果不一定重要,但学习的过程很重要,而正是这样的学习态度,让他在学业成绩方面获得优异的成绩,他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还在2015年11月获得校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在校期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他科学研究也丝毫不敢怠慢,他参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高效液相色谱等离子质谱用于水环境水中砷的形态分析》,在做课题的时候,也历经了队友间不同思想的碰撞,他总能融合多方意见,并应运实验之中,最后项目顺利结题并获得老师好评。
喜欢英语的他不仅早早过了英语四六级,更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以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诠释着他自己的努力与执着。
热爱勤工,用心工作
作为家里的独子,李开宁却更加懂得体恤父母,通过勤工俭学减轻父母负担。同时,他更愿意帮助经济困难的学子能通过自己的双手缓解拮据的现状。于是,他担任了资环院学生会勤工部部长。担任职位期间,他积极与老师和其他部门沟通,始终把争取更多的勤工岗位作为自己的首要职务,获得了院级领导以及同学们的认可。2014年11月,他被授予“勤工助学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称号。
投身公益,全力以赴
作为大学生,李开宁对公益饱有着一颗热忱的心。2016年7月,他前往了宜昌市长阳县两河口村,进行了为期二十多天的义务支教活动。当地是留守儿童集聚地,百分之八十的父母外出打工,只留下孩子与爷爷奶奶独居。除了日常的授课,李开宁更注重的是爱心呵护与心灵陪伴。他得知学生们英语口语极差,就让孩子们通过电话与他的留学生朋友交流练习口语。看到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仔细观察,以心交心。他告诉他们,山外的世界璀璨夺目,而孩子们的笑容便是他这个夏天最好的收获。
除了义务支教活动,他还自愿参加青协组织的“阳光义卖”活动及“农村书屋”活动,也参加了201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被授予“优秀团队”荣誉称号,他但求能够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的人。
甘为班长,以己作则
大学之中,最累最苦的差事莫过于班长了。而李开宁从2014年至今,一直担任13环境科学班班长。身为班长,他积极组织班级大小事情,务必做到事事躬亲。他总说,同学们选我做班长,我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信任。无论他有多忙多累,班级的事情从来不敢掉以轻心。有责任有担当的他在担任班长期间成为同学们的知心大哥,同样也是老师赞不绝口的得力帮手,并由此获得校优秀学生干部的美誉。
大学之大,在于不断探索与前进。正如他姓名的“宁”字一样,只有宁心静气的做好每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方可走出一条致远通达的康庄坦途。李开宁用睿智,勤奋书写了自己大学精彩的篇章,相信未来的他,会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光明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