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我院2012级本科生蓝际荣

作者:蓝际荣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9-19 浏览量:

         蓝际荣,男,中共党员,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2012级本科生。1992年8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青街畲族乡朱山村的一个半山腰。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校期间品行良好、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成绩优异、自强不息、热心公益。2015年期间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尽心从事于学术科研和公益领域。

学术科研创新,乐此不疲

        在完成基本课业的前提下,他积极进行课外科研探索。在校期间他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4项,参与导师杜冬云教授课题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基金面上项目等5项。2015年05月他参与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创新成果报告会,报道了一种全球最新、高效实用的制备C2手性二醇-(2R,3R)-1,4-二甲氧基-1,1,4,4-四苯基-2,3-丁二醇(一种通用的手性试剂、抗癌药物中间体)的新方法并对印度化学家Srimurugan的相应报道提出质疑。基于相关项目和学术成果2015年12月他参与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环境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2015年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基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反式1,2-环己二醇的手性拆分》他参与了第三届全国医药院校医药/中药学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全国医药院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议。他发表的《有机合成绿色化研究——磷钼酸催化制备环己烯》一文改善了大学本科有机基础教学实验《环己烯的制备实验》,方法更具绿色化和操作安全性。

       在2015年期间他先后在德国费森尤斯环境公报发表“Gowth and nickel uptake kinetics of Escherichia coli during continuous acclimation ”学术论文一篇;在美国化学会出版的期刊《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发表学术论文“Adsorption removal of microcystin-LR on N-doped carbon xerogel (N-CX)”一篇;并在中文核心刊物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管的《分析测试学报》发表论文“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微囊藻毒素代谢产物制备及应用”和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发表学术论文“有机合成绿色化研究——磷钼酸催化制备环己烯”一篇。

     2016年7月,他协助中南民族大学校长李金林教授、唐和清教授以及吕康乐教授等参与筹办第十六届国际催化学术大会--Satellite Symposia of 1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atalysis (ICC16) 以及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催化学术会议。

学术竞赛,再接再厉

        2014年10月,蓝际荣作为队长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2013年至2015年他作为队长联系三年获得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15年7月他参与中南民族大学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取得了优秀奖的好成绩。2015年12月参与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得银奖。

志愿服务,首当其冲

        2015年暑期,蓝际荣作为队长带领队员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走访农户、问候扶贫情况,并带去专业知识帮忙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同时受到了恩施州副州长的接见并有幸一同前往农村调研。此后,被湖北团省委授予“先进个人”称号以及“优秀团队”称号。他在调研期间取得的成果获得了中国化学会以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认可和表扬。2015年大四开学伊始,他报名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决定投身为西部服务一年再返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工作踏实,竭力服务

        2013年,接任班级班长,改革班级学风,积极建设凝聚力,使班级荣誉大幅度提升获得学风进步班称号个人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2014年,担任学院院报总编一职负责出版学院新闻专刊,先后获得优秀通讯员、优秀记者、新闻之星等荣誉。

勤工俭学,孝顺父母

       来自农村的他深知作为农民的父母的不易,在校期间做过许多勤工兼职,过年期间主动前去镇里企业当保安,自己省吃俭用,身高将近170CM的他仅有88斤。作为朱山村第一个本科生,他深知自己的不易与肩上的责任。在这样条件下,他仍然保持着良好的成绩和科研能力,获得各种荣誉共40余份。

        对蓝际荣而言,大学就是一个磨练的过程。过程中,他在学术科研中勤奋刻苦,在工作实践方面勤勤恳恳,获得了老师同学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