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当初的梦想——记校学生标兵夏必青
又是一个金秋,夏必青稳稳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过满是收获。一名有着国家奖学金、专业一等奖和学习标兵等众多荣誉的姑娘,湖水是她的眼神,梦想满天星辰,科研学习和志愿活动贯穿了她整个大学生涯,她就是13级资源环境科学班的夏必青。
行驶在大学生活的长河里,夏必青是一位优秀的舵手,从不困惑于方向,从不迷失与前方。作为一名学生,又不止是一名学生,是科研工作者,也是志愿者,从大一以来,一直在做着学生工作,她就这样静静的讲述着一个关于青春和奋斗的故事,不疾不徐,从不停滞。
快乐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玩耍,是会让人想到快乐的事情。学习,是会让人想到正经的事情。但是对于夏必青而言,这两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作为一名工科生,夏必青也会试着学习一门自己感兴趣的小乐器,舒心过后再看书就不会觉得太难接受。她说“有的时候我也会逼迫自己去看去背去学习。不过庆幸的是我正在自己很感兴趣的专业里学习”。
夏必青对自己的时间一直都有很严格的规划,她以学习为第一要务,会用空闲时间提前准备学生工作可能用到的资料,或是提前写实验报告。学会有条理的规划安排时间,可以在日常空隙时间里做更多的事。到了周末她更倾向于待在学校,学习、思考、娱乐、休息或是发呆,这些对她而言都是很美好的时光。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夏必青在每天的24小时里做到了比别人更多的事情,得益于她合理的利用时间,大一就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的荣誉。
夏必青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初入大学的那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现在有着十分自信的笑容。从不抱怨生活,从不感慨环境,从容的在大学,显露着她的小荷尖尖角。
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夏必青的课外活动参加的最多的就是志愿活动了,无论是“爱心家园”随州支教活动,还是武汉网球公开赛”元年志愿者,诸如此类的志愿者活动还有很多。除此之外,她还参与筹划“职场先锋系列”讲座,“校园知识竞赛”,“别吃朋友”公益讲座等。一直很努力的在付出,是志愿者或者是幕后工作者,不管做什么都保持着良好自信的状态,认认真真的去做。这些活动,没有什么荣誉,也得不到回报,只是单纯的想“尝试改变自己学会接受,或是多学一些东西,尽自己所能改变现状”。让自己更勇敢,更好的去爱。
她说过“进入大学以前希望自己做一个泡图书馆的小女生,现在看来不太可能实现了。”但是她却有了更精彩充实的生活。这世界没有一辈子看到底的事,有一条路却能让人走的很远很远,那就是爱。
梦想,只适合去实现
从大二下学期,夏必青开始了“武汉市东湖湖泊初级生产力的调查及其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测定”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翻阅资料,通宵达旦的和小伙伴们奋斗在实验室是常有的事情。也许对她来说,还是一件值得去细细品味,很快乐的事情,就像她之前参加学校的“百度百科俱乐部”,那里有很多有梦想就去追的小伙伴们,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心有灵犀的默契,不言而喻。
问及以后,夏必青说“可能考研吧,也许在其他人看来是专业需要,但对我而言更多是兴趣”。她正在为这个目标努力着,自习室,图书馆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亦或是在去这些地方的路上,正如她现在奔赴在通往梦想的路。
说起每个大学生都有的各种压力,来源于父母、朋友、周围的人。夏必青把这些压力变为了动力,变为期许,“有了这样的期许,才会看到希望,才会向前迈步”。对于这样一个努力而又快乐的女孩子,梦想只适合去实现。
现在大三的夏必青在慢慢的蜕变中十分优秀,时光将她细细打磨,如今锋芒毕露。奋斗不止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状态,会越来越久的持续在她的身上。这个当初时而粗心,时而认真的小姑娘,现在只有沉着冷静,自信美好的样子。还记得当初的梦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记者:田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