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对城乡所有村组、社区、小区、居民点实行24小时最严格的封闭式管理”要求,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于2月16日决定对民大社区实行封闭管理,并对重点楼栋进行封控管理。作为重点封控楼栋,西区高层4栋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动员党员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守护社区安全,构筑生命健康安全防线,共同为打赢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临时党支部凝心聚力 勇当抗疫排头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月17日,校党委印发《关于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服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体在职党员干部以当前所在地为主体,主动参加或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月20日,党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在全校疫情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的通知》,并在西区高层四栋成立西区第四临时党支部。楼栋居民包括易莉丽、朱腊芝、袁豫刚等退休同志在内的30多名党员,第一时间纷纷报名要求参加志愿服务。暂时住在校外的楼栋居民余学红老师主动联系临时党支部,“虽然我暂住校外,也想为楼栋邻居提供帮助,请支部给我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们一起齐心协力渡过难关!”远在北京探亲的谢岚也主动请缨,承担网上购物工作,为大家网上订购各种所需生活物资。 在临时党支部书记范石汉的带领下,西区高层4栋志愿者组建了校内物资组、校外物资组、药品组、统计组等若干个小组,每天安排4名党员志愿者轮流值班。每当物资到来时,范石汉、李保臣、苏亚民、徐小燕等同志总是早早地来到楼下,帮忙搬运物资,清点数量,分类摆放,送货到家。对楼栋里年纪大、身体欠佳又需要长期用药的居民,志愿者们与校医院医生积极沟通,帮助购买急用药品和常用药品。楼栋婴儿和儿童较多,对食材的要求比较杂,生活用品的需求量较大,各类快递送货时间不一,但党员志愿者总会在第一时间将所收快递送交到居民手中。2月27日,后保处给四栋送来了40份爱心蔬菜。范石汉在工作群内就如何分配征求大家的意见:“爱心蔬菜的分配,我建议先满足离退休老同志,然后是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再者是蔬菜快断档的家庭。大家觉得怎么样?”群里的党员志愿者纷纷表示赞同,并自发下楼帮忙将爱心菜送到相应家庭。退休党员朱腊芝主动承担了为居民们订药、送药的工作。每次订药,她总是反复核对用药人及药品信息,确保准确无误;有两次冒着大雨往返家属区、校医院取药、送药。看到志愿者们细心周到的服务,退休教工刘老师由衷地感叹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彰显了党员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志愿者为住户送药。西区四栋临时党支部供图 热心志愿者团结互助 共创健康共同体 疫情防控期间,志愿者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为社区居民做好服务,为夺取疫情防控最后胜利而努力。在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还有不少人主动要求担任志愿者。到目前,4栋的志愿者团队已增加到50人。志愿者们相互鼓励、相互帮扶,形成了一个团结、友爱、向上的团队,共同服务楼栋的全体住户、创建一个和谐健康的共同体。 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初期,居民采购各种所需生活物资面临各种不便。王竹英老师的女儿便主动请缨,设计了各种小程序,为楼栋居民网上订购物资提供了便利。随着订购量的不断增大,起初设计的简易程序已不能满足需要。计算机科学学院帖军教授带领团队加班加点设计出新的、性能更强大的物资订购程序,及时解决了学校后勤物资订购小程序遇到的难题。自从新的程序上线以来,帖军和他的学生们一直负责程序维护,简直就成了学校后勤物资订购的“客服”! 他说,“在这特殊的时期,能够解决大家遇到的问题,方便大家的生活,我感到很欣慰,也很自豪。” 韦应忠老师的女儿韦文倩大学毕业不久,在岳家嘴附近上班。疫情发生以来,她每天既要在线上班,又要担任志愿者,忙得不亦乐乎。每次集中分发物资,总能够见到她忙碌的身影。她除了帮助居民订购物资、分发物资,还主动买来酒精、记号笔送给志愿者使用。为了提高配送物资效率,她还专门从自己家里拿出小推车、整理箱作为运输工具。3月9日,韦文倩和其他志愿者冒雨给邻居们运送、分发物资,一直忙到晚上22点。邻居们都说:“韦文倩总是默默无闻地帮助大家,她乐于奉献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 王菊老师是音乐舞蹈学院的一名声乐教师,孩子只有7个月大,但她也主动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她说:“虽然我娃娃还很小,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我也是一名民大人。如果能够在特殊时期通过歌声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精神鼓舞,也是我真正的快乐!”她决定为邻居们在线开设声乐课,让大家在音乐声中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她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起了公益声乐课QQ群。3月5日的第一次课,在线学员就有86人。在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中,王菊老师非常注重和学员们的互动,并对唱歌中的轻重音、情感的投入、发音的准确性以及一些唱歌的技巧作了非常精彩的示范,让学员们受益非浅。《楚天都市报》、武汉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纷纷对此作了报道。3月12日下午,有感于武汉十六家方舱医院全部休仓,她为第二次公益声乐课选的曲目是《我和我的祖国》,退休教师、在职教师、中小学生齐聚网络课堂,共同歌唱伟大祖国,凝聚共战疫情力量。胡宝玉老师说:“老师、助教、学员三结合的形式太好了,非常适合我这个声乐初学者,两次课都收获颇丰。王菊老师在非常时期,用在线课堂去传递人间大爱,用音乐去唱响英雄的时代,用声情去诠释英雄的无畏,用歌唱去弘扬时代的主旋律,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王菊老师的在线公益声乐课。西区四栋临时党支部供图 齐心居民们携手同行 培育社区新风尚 在临时党支部和志愿者的引领下,高层4栋的居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进一步巩固了团结和谐的邻里关系。疫情防控期间,每天都出现一些暖人的瞬间,既是爱心的传递,也是社区新风尚的树立。 易莉丽老师是高层4栋志愿者群的群主,熟悉楼栋居民家庭情况,经常为志愿者分组轮班以及楼栋的居住情况普查提供了意见建议,引导大家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2月21日,部分女教工反映急需母婴用品等日用品。志愿者们在群内展开讨论,纷纷出谋划策。远在北京的谢岚主动提出负责做好物资需求统计。在大家的协同努力下,居民所需的母婴用品很快被采购回来并分送到家,大家都为“志愿速度”点赞。3月11日,朱腊芝老师和其他志愿者在给居民分发物资时,发现多出一只鸡。她挨家挨户查问,最后发现是后勤保障处配送时多送了一只,于是赶紧联系后勤保障处工作人员让他们及时取回。 
志愿者为住户送爱心菜。西区四栋临时党支部供图 住户的每一个需求,都牵动志愿者的心,他们都会想尽办法去帮忙解决。3月8日下午,石老师家的老人想要吃带壳的生花生,因为家里没有便吵着自己下楼出去买。家人拗不过,只好在群内发出求助信息。看到求助信息,楼栋居民有的在家里翻找,有的向别的楼栋邻居询问,还有的向后勤保障处打听……正当大家分头张罗时,群里突然传来消息,8楼的张桂民老师家里有生花生。而15楼的吕老师也在群内回复说,自己家里有生花生米,不知老人是否需要……当天负责楼栋值守的米霞老师及时把邻居提供的生花生送到了石老师家,看到老人脸上露出笑容,米霞终于松了口气。 在志愿者和楼栋居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楼栋封控期间,西区高层4栋始终充满着温馨和谐的氛围。为了照顾母亲住在这边的何宁说:“我不在中南民大工作。在这个特殊时期,看到母亲生活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真的很感动、很幸福!”一直奔忙在志愿服务一线的朱腊芝动情地说:“疫情虽无情,人间有真情。隔离病毒不隔爱,疫情让4栋居民进一步加深了解、加深感情。远亲不如近邻,4栋也就是小家之中的大家,邻里之间就应该相互关心与照顾。每一个志愿者的所有付出,能够换来大家的平平安安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