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人工智能顶级会议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简称:AAAI 2026)录用结果公布。我校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康怡琳老师团队与新加坡管理大学合作,在大语言模型长期记忆增强方向取得重要进展,其研究成果MemoryART: Enhancing LLMs via Multi-Memory Models with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 for Healthcare Agents成功被会议接收。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硕士研究生戴仁可,通讯作者为康怡琳,中南民族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这也是我校首次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身份在AAAI这一顶级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在医疗大语言模型多轮对话中,长期记忆缺失导致患者历史信息丢失与诊断准确性下降。现有方法受限于固定上下文窗口或检索机制,难以实现有效的动态记忆更新。为此,本研究提出MemoryART框架,借鉴自适应共振理论构建工作记忆、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三层系统,通过融合型自适应共振网络实现稳定且高效的事件记忆编码与合并,有效避免“原型坍塌”问题。基于构建的长程医疗对话数据集MediLongChat与多项推理任务实验表明,MemoryART在多个主流大模型上显著提升长期记忆与推理能力,在跨对话推理任务中F1分数提升达+14.88,并在降低约60% token消耗的同时保持最优性能,在公共数据集上也达到SOTA水平。

MemoryART整体框架。康怡琳供图
据悉,AAAI会议是人工智能领域历史最悠久、涵盖内容最广泛、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A类国际学术会议。AAAI 2026将于2026年1月20日至27日在新加坡举办,本届会议共收到有效投稿23680篇,录用论文4167篇,录用率仅为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