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创未来:AI教学活动月”系列活动之跨学科备课工作坊在9号教学楼举行。本次工作坊以“Python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多学科教学”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文、理、工等多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参与。
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莫海芳、王新年、王德军和李娜4位专业教师作了专题分享。莫海芳老师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定位与建设目标。王新年老师在《AI赋能教学:从工具实践到跨学科案例创新》报告中,系统介绍了AI工具在教学全流程中的实战应用,并深入解析了Python与AI技术在文、理等多学科中的案例设计与融合路径。王德军老师以《大语言模型的推理机制解析》为题,深入剖析了大语言模型的内在工作原理与推理逻辑。李娜老师则围绕“赛驱未来,学为中心:深度学习教学实践分享”的主题,介绍了以学科竞赛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度学习教学模式与实践经验。

跨学科备课工作坊现场。计算机学院供图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教师结合各自学科背景,就Python与AI技术在不同领域的教学应用展开研讨,围绕课程案例设计、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议题交流意见,初步形成了多个跨学科教学协作意向。
据悉,本次工作坊是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推进“AI+教育”战略、推动跨学科教研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跨学科交流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多元化建设,丰富教学资源库内容。后续,学院将继续开展系列教研活动,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各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