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老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国际中文教育教研室教师,硕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致力于国际中文教育与应用语言学研究。走上教师的岗位以来,刘洋老师一直不忘初心,将精神之光融入教书育人的实践中,立志做“有温度、有深度”的育人园丁,把对教学和科研的热爱化为平凡工作的点滴,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刘洋老师主讲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语言类课程,其“清新自然、鲜活灵动”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曾赴欧洲、南美洲孔子学院任教,其间多次组织“中国文化周”推广中文。曾获学校第二届教学先进个人、教学竞赛一等奖、五四青年教工先锋、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优秀班导师,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等多项荣誉和奖项,连续10年学评教优秀;指导学生获大学生创新、创意及创业竞赛湖北省一等奖,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科研方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完成4项中央高校基金青年项目,在研1项。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刘洋老师一直秉持着“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虽然学生只和我们相处短短几年时间,但我深知老师的影响甚至可以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刘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信念的激发、人格的完善等内在品质的培养。担任班导师期间,她会利用假期在班级开展“师生共读计划”,大家阅读同一本书籍,让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并在开学后举行班级读书会,交流心得体会。有一个暑期,刘老师和学生共读了《平凡的世界》,让同学们在书中理解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困惑、阻碍、挫折。她希望通过读书,告诉学生在时代的大浪潮里,安顿好自己的学业和人生需要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勇气。

除了引导同学们树立自身的价值观念外,刘洋老师还十分关注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了解到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班级中两位学生有心理困惑,刘老师便经常和他们进行“一对一”谈话,并与学生家长定期电话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近期情况。一名学生在住院期间,刘老师也特地前去看望,与学生家长面对面沟通,并送给学生相关书籍,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跨越困难,收获成长。
在刘洋老师的引领与关怀下,同学们也不断收获不断成长。她担任班导师的2022届、2025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5%以上,升学率均达30%以上,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备考国考、省考的同学全部上岸,班级学生共获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各级奖项5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