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首页 ENGLISH
  • 网站首页
  • 民大快讯
  • 双塔校园
  • 教学科研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 网站首页
  • 民大快讯
  • 双塔校园
  • 教学科研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民大人物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大人物  >  正文

三全育人·星光|外语学院2021级张誉之:翻译绘梦,胆略描图,开启港大新征途

作者:廖慧玲 刘艺臻 李静静    来源:外语学院

“每天骑车上学或者去图书馆的时候,我会想象自己拿到深造offer的那一天”,这是驱动张誉之向前奔跑的动力,让她能够坚持自己的本心,相信自己的选择,不被外界所打扰。

2024年“丝绸之路”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竞赛国家级一等奖、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023“IEERA杯”国际英语词汇挑战赛国家级三等奖、英语专业四级优秀、顺利通过托福、专八……外语学院翻译专业的张誉之一路走来都有着清晰的目标,如今已成功上岸香港大学语言专业继续深造。

勤勉笃学,夯实语言基石

谈及选择翻译专业的初衷,张誉之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她与翻译专业的结缘始于一场“一见钟情”——在一堂专业导论课上,邢星老师干练的气质和对翻译专业的生动介绍深深吸引了她。张誉之回忆道:“邢老师在课堂上分享的那些经历,让我看到了一个独立女性在职场上的风采。这让我觉得翻译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专业学习并非坦途,大二时的口译课曾让张誉之倍感压力,她当时觉得自己的翻译基础很薄弱,要从头开始恶补。面对挑战,张誉之没有退缩,而是将实践视为提升专业能力的关键。她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巩固知识并提升能力。因此,她总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将每一次练习都视为提升自我的宝贵机会。同时,她还坚持每天进行听说练习和词汇积累,确保自己语言成绩的稳步提高。在口译实践课程中,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不仅要求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张誉之回忆起疫情解封后,学院组织去省博进行现场交替传译实践,现场感受到的压力和挑战让她至今难忘。她意识到,口译员不仅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能够根据现场情况迅速作出反应,这于她的综合能力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为此她事先完善自己的相关知识储备,并提前进行多次练习。做足充分准备的她在口译现场时表现得从容自信、落落大方。通过这些课程的训练,张誉之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心理素质,让她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她笑着说:“虽然过程很辛苦,但看到自己的进步,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张誉之在专业技能学习的积累和总结中,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使她的成绩一路攀升。当谈及学习方法时,她分享道:“虽然我没有固定的长期学习计划,但我会给自己设定每天的底线任务,比如背单词,确保学习的持续性。”不给自己设学习的上限,但会每天坚守任务底线,这就是张誉之的学习方法。

以行践学,历练提升自我

在科技公司的实习,是张誉之大学生活中极具挑战性的一段经历。

实习初期,面对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专业术语,她有过迷茫无措。幸运的是,她的带教老师给予了她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带教老师建议张誉之先利用翻译软件进行初步翻译,然后再进行人工校对和修改。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张誉之学会了如何比对产品信息,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但更多时候,她必须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资料,每天和各种专业术语“战斗”。为了防止因为自己翻译的失误影响到商品的后续生产营销,有拿不准的地方她便去请教技术人员或者领导,她时常感叹工作的时候同事间的沟通要大于翻译工作本身。也正是这些经历,让她逐渐适应了职场环境,也让她明白了翻译工作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

张誉之还曾在语言培训中心担任过助教,这段经历让她对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她经历过一系列的语言考试,更能体会到学生们的难处。为了讲解清楚每一个知识点,她会提前准备大量的课前材料,包括语法分析、句子结构讲解等,并反复研究教材,思考如何将复杂的知识点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解给学生。为确保自己在课堂上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她会提前把每句话都翻译一遍。这也进一步巩固了她自己的专业知识。这种教学相长的经历让她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也让她更加理解了教育的意义。

以赛促学,赛场增强胆魄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大一开始张誉之就参加了很多竞赛。她在大大小小的赛事中锻炼了自己的胆量,还提升了抗压能力和专业能力。如今的她,站在竞赛的舞台上,眼神坚定而自信,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容,那份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让她在每一次挑战中都能绽放独特光芒。

从大一到大三,张誉之连续参加了3年的校级“希望之星”和“外研社杯”演讲比赛,每一年都在进步。为此,张誉之特别感谢她的演讲启蒙老师王红卫老师和冯艳玲老师。勇气是机遇的敲门砖,大一时带着不怕输的勇气,张誉之参加了第一次演讲比赛。赛场上自信大方的表现让王红卫老师发现了她演讲方面的天赋,自此张誉之走上了演讲之路。两位老师在赛前会亲自指导她修改演讲稿、提升语音语调,教她如何使用身体语言及如何调整台风。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台下反复的练习,张誉之渐渐懂得如何在聚光灯下缓解内心的惶恐不安、如何从专业的角度做好演讲。从最初比赛时的紧张焦虑到后来能够沉着自信的面对观众评委,从校级奖项到省级奖项,每一场比赛都锻炼了她的胆量,提升了她的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3年“外研社杯”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比赛中,张誉之斩获省级银奖,在属于她的那束光下熠熠生辉。

比赛不仅是专业能力的比拼,更是心态与胆量的较量。演讲、辩论以及各类大赛会带来很大的压力,但张誉之必须在赛场上保证头脑清晰,为此她在上场前会反复的练习、背稿,减少忘词等不必要的失误。在一次次比赛中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张誉之练就了强大的内心和良好的心态,比赛的经历也帮助她挺过层层难关,成功上岸港大。

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张誉之用“充实”来概括。为了自己升学的目标,张誉之坦言每天都努力想把每一件事做好。她在课堂上认真听课提高专业成绩,课后作业争取拿高分,同时准备考试、竞赛和实践活动,像一个旋转的陀螺不停歇。当收到港大的offer时,她说一切都值得了。

一路走来,张誉之不是孤身奋战,她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有家人的陪伴支持,也邂逅了良师益友。母亲的爱如灯塔的光,坚定而明亮,照亮了张誉之迷茫的夜晚,每当想要放弃时,想起母亲鼓励的话语,她又会拾起坚持下去的勇气。民大的人文关怀温暖了张誉之,她感谢道:“不管是辅导员、任课老师或是学院领导,当他们知道你的梦想后,会倾尽全力去托举你。”同时,张誉之还遇到了3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她们相互督促学习、协作完成小组任务。在张誉之比赛失利时,朋友们会陪伴在侧、安慰鼓励她。张誉之坦言有朋友陪伴很幸福。4年学旅有成长收获也有遗憾不甘。在大三最后一次参加“外研社国才杯”演讲比赛时,抱着冲进国赛的决心,在初赛时取得全场第二的好成绩,却在复赛时失利,为此张誉之失落了很久。但是生活总要向前,看小说和撸猫是治愈张誉之的良药,“沉浸于小说的世界可以让我内心宁静,而被小猫安慰真的很幸福,可以治愈一切”。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展望未来,张誉之相信自己可以带着勇气、带着自信强大的心继续探索世界,看更多风景。

责编:刘琼   审核:雷长生   上传:冯珊珊   发布时间:2025-05-12

上一篇:三全育人·星光|民社学院2018级魏英杰:将论文写在田野上,一位民族学学子的解码之旅

下一篇:三全育人·星光|资源与环境学院2021级李钰:从向往光到用力发光,她是绿色梦想的践行者

民大微博

微信榜单

热门新闻

  • 1

    苏州市民宗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在我校开班

    2025-05-14
  • 2

    学校举办2025年教职工“铸牢”系列活动之气排球团体赛

    2025-05-14
  • 3

    三全育人·星光|民社学院2018级魏英杰:将论文写在田野上,一位民族学学...

    2025-05-13
  • 4

    管理学院举行校友分会成立大会

    2025-05-13
  • 5

    学校举办机关青年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暨...

    2025-05-13

Copyright 2021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