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10点的校园,道路上只有零星几人。走下图书馆门前长长的台阶,邱婧璇脑海中还回想着今天未弄懂的知识点,偶尔抬头看一眼点缀着星光的夜空,此时耳机里正播放着政治知识的带背音频。从图书馆到宿舍的这一段路,邱婧璇已走过无数次,也正是在这条路上,她坚定了考研的决心。“夜晚的风吹在身上很冷,但我却感受到了自由的味道。也是在这一刻,我才清楚地意识到我正在掌控着我自己。”

每当想起那种自我掌控的感觉,邱婧璇都无比感谢自己当初考研的决定。临近大四,室友们陆续保研,身边的同学也纷纷开始准备考研,老师和家长也鼓励她进一步深造。同时,经过4年的学习,邱婧璇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门学科也积累起了浓厚的兴趣。他人影响和自身兴趣的双重因素让邱婧璇决定考研。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她成功上岸华中师范大学。
渐入佳境:在探索中发现热爱
邱婧璇是湖北人,高考结束后,因合适的成绩和对民大的了解,邱婧璇选择在民大度过她的大学生活。选择专业时,邱婧璇对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太多的了解,那时的她并不知道,她与这一专业会建立起如此密切的联系。
刚开始学习专业课时,背诵大量文本于大多数文科生而言都是对记忆力的极大考验,邱婧璇也不例外。晦涩的理论和烦琐的知识让她倍感疲惫,但邱婧璇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选择迎难而上。通过与专业课老师深入交流,她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经过多次试错,找到了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理论知识的记忆方面,她会想象着在跟一个小学生讲解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直到她认为对方能够理解。为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邱婧璇会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专业知识串联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她的学习渐入佳境,慢慢发现了专业知识的魅力。此外,邱婧璇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这门专业课时也产生了对心理学的兴趣。她到家乡的心理研究所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习,期间她发现了心理学与专业课之间微妙的联系,并将其运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上,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决定考研后,邱婧璇为之做足了准备,她大量地搜集学长学姐们的备考经验,了解考研政策和报考院校。综合考虑后,她决定报考华中师范大学并一心一意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对于考研,邱婧璇的态度是松弛但不松懈。她并不执着于订精美的计划和完成高强度的任务,她认为只要能够克服疲惫和懒惰,走入图书馆静心学习就是最舒适的状态。心态积极的邱婧璇将考研这段经历视为人生的课程,她认为:“无论未来遇到任何失意和困难,我将更加泰然处之。”从初学专业课的懵懂,到不断深入的探索,再到考研路上的坚定前行,邱婧璇用“迎难而上”诠释着对思政专业的热爱。
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扎根现实
谈起对专业的理解,邱婧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像大众所认为的高深莫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理论知识要扎根到生活的土壤中去,途径或许只有“真听、真看、真感受”。一次比赛中的采访经历带给了邱婧璇对于理论与现实关系更直观的体验。

在恩施州博物馆进行志愿服务讲解。
在参加第十二届“导航杯”案例分析大赛时,邱婧璇团队研究的论题是“新时代美育视域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点题“新时代”当然离不开对年轻群体美育方面的采访调查,可是如果局限于此又显得平平无奇。于是,邱婧璇所在的团队另辟蹊径,在采访年轻群体之余将目光投向了公园里穿着旗袍神采奕奕的模特队阿姨们,与年轻人相比,她们对“美”一定会有独到的见解。可是当邱婧璇拿着精心设计的采访提纲去实地采访时,进展却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很多时候,阿姨们不会完全按照采访提纲去回答,跑题更是常有的事。邱婧璇就慢慢引导她们回到问题本身,以此获得更多的信息,在无形之中锻炼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当那些学术化的理论和书面化的表达转变为灵动独特的个体体验,邱婧璇感觉自己真正走出了象牙塔,看到了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光辉。
最后,不同群体的思想碰撞让邱婧璇团队的研究成果斩获第十二届“导航杯”案例分析大赛的二等奖。参加这次比赛,邱婧璇从审题、破题到解题,一步步深入探究学科论题的现实解答,也在其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自身专业现实意义的理解,坚定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下去的决心。
赠人玫瑰:在服务中散播芬芳
高尔基说过,“给”永远比“拿”愉快。回忆大学期间的经历,邱婧璇眼中自己的“高光时刻”不是那些获得奖项和成绩的瞬间,而是切实帮助到他人的时候。
提起新冠疫情,有人会记得那个寒冷的冬天,有人会记得不得已封闭的校园,一定也有人会记得做完核酸检测后收到的那张温暖人心的卡片。疫情期间,邱婧璇参与了“同心抗疫”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她敏锐地察觉到疫情对大家的心情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如何给大家一点信心和安慰成为志愿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邱婧璇和其他志愿者从疫情期间最平常的核酸检测入手,手绘了一批画风温暖可爱的“核酸卡”,供师生们做完核酸后领取。最初,志愿者们只是想通过这小小的举动给大家带来一点惊喜和安慰,没想到最后收获了热烈的好评。回忆起这段经历,邱婧璇表示:“志愿活动中一群人不计回报为他人服务的举动让我感受到了这世间的善意和温暖。”

在“同心抗疫”活动中张贴鼓励标语。
感受善意最好的方式是成为传播善意的人,邱婧璇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中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也在身体力行中将善良与温暖传递下去。
一路走来,邱婧璇拨开重重迷雾,终得光明。回顾她的大学生活,成长的喜悦和初时的迷茫交织,高光时刻的闪耀和独自备考的沉默并存。这些都成为了她前行路上的宝贵财富,她用亲身经历鼓励学弟学妹们坚守本心,走出属于自己的那条路。正如她的座右铭:“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成长时,是以树木的方式在成长,而不是以阳光的方式在成长。”邱婧璇也会带着这份信念,向学术领域的更深处前进。
又是一年夏,邱婧璇走在夜晚的沿湖小径上,耳机中播放着喜欢的抒情音乐,湖风也早已褪去了寒冷。不经意抬头望向夜空,她好像看见了一颗光辉灿烂的星星,她知道这是属于自己的“璇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