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首页 ENGLISH
  • 网站首页
  • 民大要闻
  • 南湖快讯
  • 双塔校园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 网站首页
  • 民大要闻
  • 南湖快讯
  • 双塔校园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双塔校园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双塔校园  >  正文

三全育人·星光|计算机学院2022级余文杰:不设限,不惧远,奔驰在代码的原野

作者:覃晓楠 陈好    来源: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马,生来属于草原,为奔跑而生。它的基因里刻着奔跑的指令,因而不会畏惧草场的辽阔,只会选择无尽的奔跑。对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2级的本科生余文杰来说,他的草原,就是代码和算法的世界。

从初入大学时略带腼腆的新生,到如今保研至华中科技大学的直博生;从初踏竞赛场成果不佳,到在全国赛事中屡获佳绩;从专注计算机领域,到将AI技术应用于金融、农业、地质等跨学科项目……他的大学四年,恰如一匹骏马,在代码与算法构成的广袤草原上,留下一串坚实而奔腾的足迹。

百炼成钢,从竞赛小白到代码高手

“当时填的6个志愿,全都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回忆起初入大学时的选择,余文杰眼中仍闪烁着对代码世界的炽热。他很快明确了自己的学习节奏——30%精力投入课程,70%课后摸索。正是这种对自主探索的重视,让他在大一就加入了ICPC实验室,开启了长达3年的代码训练。

竞赛之路并不平坦。大一时竞赛成绩不佳,进入大二后,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系统的训练中。“每天下课,我不是回到实验室,就是窝在寝室刷题。”他回忆道。然而接连参加的几场竞赛屡屡受挫,更让他感到压力的是,密集的训练影响到了学业。就在他彷徨之时,班导师李波教授注意到了他的低迷状态,主动伸出援手。“李老师多次找我谈心,给了我巨大的支持和引导。”而偶然映入眼帘的一句话点醒了他,“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这让他懂得了沉着从容的珍贵。在老师的关怀和自我的勉励中,他最终走出了那段低谷。

竞赛路上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2024年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重庆区域赛。当时,余文杰右手骨折,仅凭4根手指活动,敲打代码主要靠队友。然而,当遇到一道他思路清晰而队友们无从下手的题目时,他毅然上场,“那道题写了将近40分钟。”当代码最终通过时,队友们的欢呼声至今仍在他耳边回响。这份于逆境中坚持的勇气,已成为竞赛赋予他的最宝贵财富。

余文杰(右一)参加2024年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重庆区域赛。

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也形成了自己的竞赛哲学:团体赛靠分工,个人赛靠冷静取舍。面对个人赛的压力,他学会了在最后关头保持镇定,“说不定就通过了”。这种从容不迫的心态,让他在后续的蓝桥杯、百度之星、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中屡创佳绩。

“持续3年保持高强度的参赛状态,让我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这份底气,也让他从容应对着人生中的每一个挑战。

孜孜以求,从腼腆少年到朋辈引路人

初入大学时,余文杰腼腆内向,但内心深处渴望突破的勇气让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竞选班长。这个看似冲动的决定,却成为他大学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3年的班长经历,让余文杰深刻体会到这个职位背后所承担的责任。“同学们在大学期间都有自己的打算,很难让大家一起进行线下活动。”为了更好地完成班级工作,他积极地与同学们交流沟通,深入了解每个人的学习状态、心理状况和家庭情况,给予相应帮助。

从被引导者到引导者,这个转变在大三担任班助时尤为明显。“我把自己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希望新生们能尽快适应大学节奏。”他时常约新同学聊天,在轻松的氛围里,大一同学对学业压力的无措、对社团活动的好奇,都愿意向他倾诉,而他也乐于分享自己的心得。

那个一度腼腆的少年,如今已能在各种场合从容表达,并将这份责任感,内化为前行路上最坚实的品格。

跨界探索,从技术研究到产业锤炼

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朱剑林老师是余文杰参与科研项目的领路人,在大三上学期主动向他伸出橄榄枝,邀其负责国泰基金项目。这份宝贵的信任,为余文杰打开了科研的大门。

余文杰的成长轨迹横跨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他的第一个重大挑战,是作为负责人承担“基于国产化的组合管理平台”中的“交易要素识别”模块。债券询价交易中,交易员不规则的电话话术是核心痛点。“比如2.13这个数字,既可能代表日期,也可能表示汇率,”余文杰解释道,“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交易员也容易混淆,更别说机器了。”

面对这一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经典难题,他从零开始。最繁重的是数据工作——他与老师、同学协作,在一个月内清洗、标注了6000余条原始数据。为了提升模型效果,他大胆地通过编写脚本进行数据增广,将数据集扩充至40000条,历经10余个版本迭代才筛选出质量达标的一版。技术上,他采用“BERT+BILSTM-CRF”联合架构,使模型能综合理解上下文,成功解决要素歧义问题。该项目已部署于华为昇腾平台,并申报2025年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奖。回首从0到1的全程,他深有感触:“理论分析与实际效果并非1:1。不能只靠严谨的理论推演,更要大胆实践。”

实验室是技术的“练兵场”,产业一线则是技术的“试金石”。在武汉金山办公的实习经历,让他亲身体验了产业界对技术落地的严苛要求。作为C++开发工程师,他的首要任务是保障用户体验,负责金山文档适配最新的iOS 26系统。新系统的“液态玻璃”视觉效果导致应用内多处按键失灵。此前未接触过苹果开发的他,靠着钻研开发者论坛上的经验帖,通过代码静态分析和真机调试,逐一定位并修复了这些兼容性隐患。

余文杰初入金山训练营(左一)。

此外,他还参与了WPS Office“AppLink”跨平台功能的测试,协助定位iOS与Android双端功能逻辑不一致的问题。这段实习让他完成了从研究者到工程师的思维转变:科研追求创新,工程则追求稳定与效率。

站在新的起点上,余文杰如一匹嗅到远方青草芬芳的骏马,正向着更为辽阔的科技前沿奔腾而去。前方或许有更陡峭的山坡、更湍急的河流,但对一匹真正的骏马而言,这些都是让奔跑更加精彩的风景。

责编:刘琼   审核:雷长生   上传:冯珊珊   发布时间:2025-11-14

下一篇:【学习进行时】药学院举办“聚焦五个一、我们‘药’学习”系列教育活动

民大微博

热门新闻

  • 1

    【南湖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

    2025-10-28
  • 2

    【南湖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10-28
  • 3

    6金4银1铜,我校田径队在2025年湖北省高校田径运动会中勇创佳绩

    2025-11-14
  • 4

    三全育人·星光|计算机学院2022级余文杰:不设限,不惧远,奔驰在代码的...

    2025-11-14
  • 5

    三全育人·星光|计算机学院2022级余文杰:不设限,不惧远,奔驰在代码的...

    2025-11-14

Copyright 2021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