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首页 ENGLISH
  • 网站首页
  • 民大要闻
  • 南湖快讯
  • 双塔校园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 网站首页
  • 民大要闻
  • 南湖快讯
  • 双塔校园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双塔校园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双塔校园  >  正文

三全育人·微光丨湖北省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文传学院陈星老师:与学生心连心,在教学中共成长

作者:陈好 史博雯    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你现在用微信小红书搜索多,还是用百度多?”——这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陈星老师“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堂上的寻常一幕。这位“90后”博士、青年教师,善于从Z世代最熟悉的媒介生活切入,贴近学生生活,将看似高深的理论化为一次次生动的课堂思辨。暑假期间,她在湖北省第九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斩获文科组一等奖,这正是她多年来扎根教学、潜心育人成果的生动体现。

融会贯通,让理论在课堂“活起来”

陈星老师本科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兼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研究生阶段则转向新闻学。在许多人眼中的“跨界”,在她看来却是一种优势的叠加。“本科所学的专业培养了我的政治素养和逻辑思维,而新闻学像一个‘十字路口’,需要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她认为,这种背景让她在讲授新闻理论时更能融会贯通,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理解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这种“融合”的理念,让陈星老师在主讲“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时有着清晰的考量。她敏锐地捕捉到Z世代学生的媒介生活深深扎根于社交网络,因此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坚守“从学生身边出发”的教学原则。在探讨“社交媒体倦怠现象”时,她会问“你的朋友圈是否设置了‘仅三天可见’”;讲解“沉默的螺旋”概念,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年轻人反而更敢于在网络中表达观点”。在她看来,真实的生活经历远比书本上的铅字概念更能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

田园子老师为陈星老师磨课。

从教以来,陈星老师一直致力于寻找更多更合适、贴切的案例,让理论知识不仅仅附着于书本,而是在学生们的心中“落地生根”。

以赛促教,于磨砺中实现成长与蝶变

“我要把每个知识点都打磨透彻,做到信手拈来”,这是陈星老师备战青教赛时对自己的要求。

如何将日常教学的巧思转化为竞赛场上的高水平呈现,是一场严苛的考验。回顾长达5个月的备赛历程,陈老师用“一片空白,没有抓手”来形容最初的迷茫。幸运的是,她并非孤军奋战——文传学院为她组建了跨语言学、新闻学、法学、教育学的多元指导团队,文一楼203教室成了她的“磨课基地”。从板书设计、案例选择到PPT动画,每一环都经过反复构思、磨炼。“没有哪一项最重要,每一环都环环相扣。”她强调。

6月8日,武汉暴雨如注,陈老师至今记忆犹新。“那天大雨滂沱,武汉的天好像破了一个洞。”然而,磨课团队的老师们依然冒雨前来,帮她审核材料。学校与学院领导的全力支持、指导老师田园子的全程陪伴、教研室同仁的全心协作,成为她备赛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比赛当天,她抽到的课堂节段是“手机过度依赖”。她将备战的成果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以“媒介依赖理论”为核心,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在媒介依赖理论中,适度的媒介依赖是合理的,一旦过度,就要反思:是不是被工具异化了?工具本应服务我们,现在是否反而绑架了我们?”这种从理论认知到现实反思,再到能力提升的递进式教学路径,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

20个教学节点的淬炼,5个月的全力以赴,不仅铸就了讲台上的自信,更深化了她对教学本质的理解。“以赛促教,以教促学”,在陈星老师身上,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场真实的成长与蝶变。

育才育心,在陪伴中成为“引路人”

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竞赛冲刺,陈星老师的目标始终如一:绝不止于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专业素养。

陈老师的课堂常有小组展示环节,对此,她的要求是:“引用近5年的权威文献,寻找近两年的真实数据”。当选题被精确到“网络谣言分析及治理”时,她欣喜地看到学生不再是机械复述,而是开始展现自己的观点,完成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思考、甚至创造观点的“飞跃”。这种飞跃,在她看来,是比分数更珍贵的教学回报。

为了在心灵上与学生距离更近,陈星老师会主动调整自己的媒介使用习惯,增加对互联网新事物的了解,从而将案例带到课堂,与学生产生共鸣。因此,她也尤为珍视那些课堂上“意外”的生成性问题。“我非常欢迎这种质疑,这说明学生在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与理论知识对话,这才是学习真正开始的时刻。”这些来自同学们的鲜活案例,也常常成为她优化教学、甚至开启新研究方向的灵感源泉,生动诠释了“教学相长”的真谛。

“心怀目标,策定周密;笃行不怠,功成自然。”这是陈星老师坚守的格言。面对当下的就业焦虑与“内卷”压力,她不空谈励志,而是鼓励学生将大目标阶段化,“用切实具体的行动对抗内心的焦虑”。

从复合知识的“十字路口”出发,历经教学竞赛的淬火成钢,陈星老师始终以“融”会通知识,以“砺”打磨教学,更以“心”陪伴成长。她用自己的实践,书写着一位青年教师如何在与学生的双向奔赴中,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共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责编:刘琼   审核:雷长生   上传:冯珊珊   发布时间:2025-10-16

上一篇:三全育人·微光丨第八届“三育人”标兵、党政办公室李云超老师:做好办公室“三服务”, 以有为青春书写新时代育人答卷

下一篇:学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课程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民大微博

热门新闻

  • 1

    三全育人·微光丨第八届“三育人”标兵、党政办公室李云超老师:做好办公...

    2025-10-16
  • 2

    三全育人·微光丨第八届“三育人”标兵、党政办公室李云超老师:做好办公...

    2025-10-16
  • 3

    三全育人·微光丨湖北省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文传学院陈星老师:与学生心...

    2025-10-16
  • 4

    三全育人·微光丨湖北省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文传学院陈星老师:与学生心...

    2025-10-16
  • 5

    学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课程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2025-10-15

Copyright 2021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