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管理学院将围绕学校重点工作,进一步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硕士点和专业建设为抓手,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面向理工人文融合,以“文优”为目标,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教育强国 民大何为”这一时代命题。
聚焦主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以“民族地区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高校风险预警防控研究中心”“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湖北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虚体智库为依托,学院将进一步突出“数字治理、风险管理、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中的交叉应用,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管理学”交叉学科,为学校进入“双一流”建设作出贡献。继续深入开展“移动民族博物馆”进社区等团学活动,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加强“理工人文”学科交叉融合,以学科带动“文优”专业建设
学院2025年要重点做好学科专业建设向“理工+管理学”转型。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为契机,依托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和省级教学团队,通过组建研究团队、教学团队、联合培养研究生等,进行交叉学科成果的整合和方向的凝练。学院通过打造“技术+”“数智+”的人才培养方案,将“管理+”课程送出去,“技术+”课程请进来,进行“理工人文”融合的“小微创”专业改造;通过专业转工科、撤并等“大切口”系列举措,达到“文工”专业共有格局。继续强化人才分类培养模式,通过“人工智能+”“行业+”等措施优化“注册会计师卓越文科人才试点班”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实验班”办学,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惠及全校学生服务。
全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025年,学院将深入构建“四大体系”,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三级联动的师德师风工作机制、榜样示范引领系列活动和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师德涵养体系,筑牢教师思想根基。实施“多渠道多层次多部门”协同联动,建立精准引才体系。发挥科研团队平台支撑和开展数智赋能教师成长活动,建立发展支撑体系。坚持分层激励和突出重点导向,鼓励教师融入团队,激发教师干事创业活力。
坚持深度融合、全面合作、协同提升、共同发展,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依托旅游发展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2025年学院将进一步对接地方,为地方编制各类发展规划、设计方案、评估报告,为区域经济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依托旅游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与其他学校牵头建设的教育教学联合体,为其他学校提供人才培养经验。利用专业优势,定点帮扶好广西德堡、恩施巴东等地区,深化志智双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