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学校召开2026届本硕博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瑞,就业与校友工作处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就业工作负责人与毕业班辅导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就业与校友工作处处长柯尊韬主持。
会上,就业与校友工作处副处长朱军介绍了2026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和就业工作的阶段性进展,分析了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提出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随后,我校1995级校友、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单位睿新中科教育科技公司董事长廖锋介绍了学校近三年单位就业、升学、考公考编等就业数据的变化,并与“双一流”高校、民族高校、地方高校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从横向和纵向的维度让参会人员清晰了解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优势和存在的短板,为学校做好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覃瑞对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一是要牢牢抓住秋招窗口期,各学院每学期至少开展一场专场招聘会,着力提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及毕业1-2年内的就业率。二是要深挖各类资源,既要充分激活校友资源,也要积极对接西部及新疆地区就业资源,用活各类就业政策;研究生导师要主动对接就业资源,推行“订单式培养”,逐步构建学校-学院-系-专业-导师“五位一体”的就业体系。三是要坚持“工作做在平时”,搭建“招培就一体化”育人体系。要加大教学内容难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推动就业课程实现专业负责人与辅导员老师联动授课;要积极搭建教学实习实践平台,切实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要开设微专业,推行特色化培养,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同时,必须严格保障就业率的真实性,杜绝虚假就业现象。
柯尊韬作会议总结。他说,做好就业工作要抓住三个关键因素,一是要把人用好,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发挥好辅导员、班导师、研究生导师、系主任、专业负责人的重要作用。二是要把钱花好,合理使用就业工作经费,按劳分配就业工作绩效,形成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三是要把事干好,重点在摸清底数、信息推送、拓宽市场和就业帮扶上下功夫,把每一件事情做实、做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