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喜庆氛围中,我校首届校友返校日活动充满温馨。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991级原财经系、电子信息工程系,2001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国贸专业等秩年返校校友集体和自发回校的校友400余人。校友们带着对青春的追忆与对母校的牵挂重返校园,重走校园路、重温同窗情、共话新发展,为国庆期间的校园注入了浓浓的温情与活力。
活动期间,校友们重游校园,重温场馆、教室、食堂和宿舍等熟悉而又新奇的地方,沉浸式感受母校变迁。图书馆内,校友轻抚书架追忆伏案苦读时光;民族学博物馆内,在专业讲解员引导下,感受民族文化深厚底蕴;校史馆中,老照片与实物史料串联起学校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校友们为母校积淀的底蕴与今日成就深感自豪;教学楼内,大家在旧时教室门口合影,诉说当年上课趣事,青春记忆再度鲜活。

师生合影。就业与校友工作处供图

参观校史馆。就业与校友工作处供图
就业与校友工作处组织的校园打卡活动广受好评,300余名校友积极参与。不少校友携家人同行,手持“校园打卡地图”,在志愿者引导下前往民族学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15号教学楼等校园地标打卡盖章。当集齐4枚印章的校友们在4号教学楼大厅兑换到“民哥”“南妹”等校园文创产品时,脸上满是惊喜与感动,“这是最有意义的纪念品,把民大的记忆带回家了。”

打卡校园。就业与校友工作处供图

开心时光。就业与校友工作处供图
“还是当年的味道!”二食堂和四食堂的“校友专属窗口”前热闹非凡,返校校友们手持就业与校友工作处发放的“回味餐券”,有序领取精心准备的回味套餐。一道道熟悉的菜品,瞬间唤醒了校友们的青春味蕾。来自广东佛山的1991级原电子信息工程系校友尹育健和返校同学一起专程打卡二食堂回味餐,“上学时总在二食堂吃饭,今天再来回味、感受我们的大学时光。”
各秩年返校校友集体还联合相关学院、就业与校友工作处举办校友座谈会,师生欢聚一堂。相关学院负责人、就业与校友工作处相关负责人、退休和在职教师代表分别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中,就业与校友工作处处长柯尊韬介绍了校友工作理念、思路与举措,希望校友及校友企业家与母校在实习实践基地共建、横向科技攻关、产学研用融合、微专业建设、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等领域深化合作,为校地、校企协同发展搭建桥梁,同时欢迎校友们常回母校看看,在“校友大讲坛”为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习、工作和创业的宝贵经历和成功经验。

畅谈情谊。就业与校友工作处供图
校友们纷纷表示,此次返校日活动为校友们搭建了重温旧情、共话发展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校友的联系和互动,为汇聚校友力量,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筑牢根基。今年以来,就业与校友工作处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校友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实施“强基、数智、凝心、聚力”四大工程,在联系校友、团结校友、宣传校友、服务校友上下功夫,着力构建校友与母校情感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学校召开校友代表大会暨校友助力母校“双一流”建设座谈会,助力母校高质量发展;学校领导分批带队奔赴北京、上海、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广东、山东、浙江、湖北、广西等12个省区,开展校友和校友企业走访活动,凝聚发展共识,汇聚校友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同时按照增强号召力、凝聚力和执行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地方校友会建设,选优配强地方校友会领导班子,完成浙江、苏州等地校友会换届工作。10月18日还将在深圳举办学校首届校友企业家年会,进一步凝聚校友企业家力量,搭建“校-企-地”协同发展的高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