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至3日,学校在学术交流中心召开2025年工作务虚会。本次务虚会以“聚焦‘铸牢’主线,擘画‘十五五’蓝图,奋发有为推动学校转型升级”为主题,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各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及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校党委书记徐业勤,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义分阶段主持会议。
9月2日上午,刘义以“聚焦‘铸牢’主线,冲刺‘双一流’建设,全面推进学校事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报告。他从党的领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面从严治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人才引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深化机构改革等九个方面系统回顾总结了学校上半年工作。他从教育强国建设提出新要求、高等教育竞争呈现新格局、民族高校转型升级要有新遵循、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新变革、教育评价改革催生新导向等六个方面,深刻分析了高等教育变革和民族工作新形势对学校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他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学校在高等教育“增量时代”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窗口期, 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审视发展、更宽的视野谋划未来、更实的举措推动改革,从战略定位、问题导向、特色发展三个维度,理清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发展路径;按到2030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暨学校建校100周年之际的“三步走”时间节点,精准确立目标、系统推进、分步实施;从完善治理体系、创新配置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三个方面,强化保障机制、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他强调,我们要进一步昂扬精神状态、凝心聚力共赴使命,用战略家的眼光、教育家的情怀、实干家的担当,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人民更加满意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共同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刘义作报告。 雷长生摄
其他校领导依次作专题报告。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韩叶盛就“强化作风建设,以高质量监督推动高质量发展”作报告,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红燕围绕“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为学校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进行阐述,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发军以“汇聚一流人才队伍,坚决打好‘双一流’创建关键之役”为题发言,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瑞作“以铸牢为主线,构建高质量‘十五五’人才培养体系”报告,党委常委、副校长方德斌就“对标对表找差距,聚焦问题补短板,积极推进学科科研高质量发展”进行汇报;党委常委、副校长马玉堂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传承弘扬优良大学文化”为主题发言,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包莉娜作“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提质增效,深化后勤综合改革”报告。

其他校领导作报告。 雷长生摄
9月2日下午,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陶喜红、审计处处长肖强、基建处处长戴锋、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谢岚、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陈祥军、药学院院长付海燕先后结合学校“破圈行动”、审计整改、校园规划和学院党的建设、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作专题交流。随后,与会人员分成5个小组,结合会议主题和报告,开展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研讨。

单位负责人作工作汇报。 刘虹摄

小组讨论现场。 各小组提供
9月3日下午,学校召开工作务虚会总结会,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长中、经济学院院长李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黎海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杨涛、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魏大江分别代表各小组汇报了交流研讨情况。

徐业勤讲话。 雷长生摄
徐业勤作工作务虚会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务虚会大家聚焦主题,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目标与改革思路等重大议题,通过深入交流和研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振奋了精神、形成了合力,为学校下一步工作和发展打下了良好思想基础。结合学校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着力推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他强调,面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态势、集中显现的内部发展瓶颈、持续升级的国家战略需求,我们必须切实强化认清形势与应对挑战的危机感、培育优势与抢抓机遇的责任感、把握大势与勇担重任的使命感;结合国家民委党组聚焦主线转观念、围绕主线调学科、突出主线育新人、对标主线严考评、落实主线强党建的工作要求,我们要切实破除惯性思维、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是学校第一要务”的办学理念,坚守初心使命、牢固树立“师生为本”的服务态度,积极担当作为、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切实加强顶层谋划、走好“最先一公里”,明方向、明目标、明思路,实施思维“破圈行动”、以开放合作拓展新视野,推进学科“攀登计划”、以特色发展重塑新优势,深化管理综合改革、以制度创新激发新动能。他号召全校师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实干精神,坚持守正创新,矢志转型升级,奋力写好中南民大创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