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至8月,由校领导带队,组织21个学院分批奔赴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广西、湖北7省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携手共建家校育人‘连心桥’”主题家访专项行动。7月24日至26日,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发军带队,美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及辅导员组成家访团队,奔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辗转海拉尔区、阿荣旗等地,对8名在校生家庭开展实地家访。

家访团队与学生合影。 陈卉丹摄
7月的草原上,老师们的身影穿梭在蒙古包与砖瓦房之间,为经济困难、学业困难的学生家庭送去跨越2600公里的教育关怀。
“从东北到南方,孩子上学路途遥远,没想到学校的关怀走得更远!”一位家长紧紧地握住老师的手感叹。为了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个草原家庭从鄂伦春自治旗的一个小镇举家搬迁到海拉尔区,用微薄的收入支撑孩子的求学梦。家访中,老师们详细介绍了学生的在校表现,并为其制定了学业帮扶计划。宋发军表示:“家校是命运共同体,学校将始终与家庭并肩,解决实际困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在城市一居民楼的地下室中,不足20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袁同学(化名)一家的故事让前来探访的老师们深受触动。进门的两张床占去了地下室的大半空间,母亲前不久做完手术,父亲则靠租地务农艰难维持生计。尽管生活如此艰辛,袁同学却始终乐观坚强。老师们耐心细致地介绍起国家的资助政策,并鼓励袁同学在课余时间运用所学知识去提升本领创造价值。

团队老师与家长交流。 陈卉丹摄
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宜卧奇村,一位家长正为孩子修缮房屋。临时搭建的板房内,工具摆放得井井有条。看到老师们的到来,家长满是感激,并热情地向老师们介绍起家里的供暖变化,话语间满是对新生活的期待,也让老师们感受到了草原人家的质朴与坚韧。
家访前,团队为学生建立了“一生一策”跟踪档案,涵盖学业提升、经济资助、心理辅导等内容。活动后,家访团队与8个家庭建立起常态化联系机制,相关帮扶工作将持续推进。宋发军强调:“家访不是终点,而是构建家校命运共同体的起点。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个民大学子感受到无论多远,学校都是最坚实的后盾。”
家长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从没见过像民大这样关心学生成长的学校!我们要把民大的好政策告诉乡亲们,让更多孩子勇敢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