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至23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玉堂带领管理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相关负责人和辅导员,奔赴甘肃兰州、临夏、武威、张掖等地开展暑期家访活动,打通家校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2000余公里的行程,7个家庭,7段故事。在促膝长谈中,“家访团”成员聆听着最动人的成长故事:有的家庭子女众多,但培养出多位大学生,学生立志学成后返乡建设;有的学生因父母外出务工,与奶奶住在政府安置房,但勤奋乐观,成绩优异。在温馨的屋檐下,我们记录的不仅是生活中的风雨,更是民大学子破土而出的成长力量。

马玉堂与学生家长交流。 吴兆桐摄
面对家长们最关心的资助政策、学业发展等问题,马玉堂和老师们一一耐心解答,详细介绍了学校“奖、助、贷、勤、减、免、补”七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并根据每位学生特点,量身定制学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方案。
家访过程中,马玉堂强调,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持续优化帮扶机制,助力每一位学子成长成才。家长们对学校的关心关怀深表感激,表示将全力配合学校教育,携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家长们纷纷表示:“把孩子交给民大我们放心,在这里他们既学到了知识,更懂得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道理,这份成长,比什么都珍贵。”

家访团队和学生合影。 吴兆桐摄
此次家访不仅搭建了家校沟通的“连心桥”,更通过实地调研为精准育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学校将持续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持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以更有力的举措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书写育人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