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我校在图书馆召开民族学与人类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义,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方德斌出席活动。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叶舒宪,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王传超等专家学者,湖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尚云,数智城(福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卓苑等杰出校友,为我校民族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建言献策。会议由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陈祥军主持,民社学院、学报编辑部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刘义致欢迎辞。他指出,我校办学历史悠久,校园文化丰富,学科底蕴深厚。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等重大课题,组建了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并培养了一大批校友扎根民族地区,推动边疆社会发展。他表示,目前学校处于抢抓第三轮国家“双一流”建设扩容契机,加快推进民族学学科转型升级率先突破的关键时期,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杰出校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校的发展,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力争实现“双一流”目标。

刘义致辞。 吉地吾黑摄
马尚云表示,毕业多年始终心系母校,与母校开展了诸多合作,未来可以通过省文联的学术平台在学术研究、项目申报等方面进一步与母校加强交流合作。叶舒宪分享了在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工科强校中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经验,认为一流学科的发展要打开视野,注重交叉,扎根区域,发挥特色,可以集中全校学科资源,围绕民族学学科开展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王传超基于古基因组学的前沿研究,结合学科评估在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指标性问题,为民族学“双一流”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议。

座谈会现场。 吉地吾黑摄
方德斌作会议总结,代表学校感谢各位专家、校友提出的宝贵意见。他表示,学校正在对标一流学科,梳理民族学学科在“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下一步将整合资源、聚焦方向、明确目标,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学校谋求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