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为帮助同学们快速调整状态,明确学习目标,我校22个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集中开展“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此次活动以思想引领、安全教育、学业规划、心理健康为主题,结合各学院学科特色和学生成长需求,多元化引导学生以全新面貌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校领导、班导师、辅导员们积极参与,推动全员育人,让同学们在思想、学业、心理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引导和提升,为其学术追求和个人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引领对话:校领导共绘成长蓝图
在本次班会活动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义,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红燕,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发军走进“开学第一课”班会,与同学们深入交流。

刘义参加民社学院主题班会。 党委学工部供图

李红燕参加生科学院主题班会。 党委学工部供图

宋发军参加音舞学院主题班会。 党委学工部供图
刘义走进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2401班班会,肯定了同学们探寻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实践成果,希望大家善读有字与无字之书,培养新文科思维,善用AI等新工具,树立职业理想,保持身心健康,常怀感恩之心,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李红燕走进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生物工程专业班会现场,寄语同学们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保持知识渴望与科技创新热情。宋发军来到音乐舞蹈学院舞蹈学2201班“两会启新程 逐梦正当时”学习两会精神主题班会,赞扬同学们央视春晚表现,鼓励他们通过文化交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筑牢安全防线:多维教育护航校园生活
安全教育是本次主题班会的核心内容,各学院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普法宣讲等形式,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法学院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解读新型诈骗手段,组织“识破骗局”情景剧;计算机科学学院以“AI换脸诈骗”为切入点,传授个人信息保护技巧;预科教育学院针对宿舍用电安全、消防管理开展专项培训。
锚定成长方向:分层分类推进学业规划
各学院立足学生发展周期,提供差异化指导。药学院实施本科生分层指导,2021级班导师们聚焦考研复试与就业指导,2022级班导师们分析考研形势,2023级班导师们分享专业课学习经验,2024级班导师们解读专业分流政策;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低年级侧重适应指导与竞赛动员,高年级强化考研择校与职业规划;资源与环境学院通过寒假见闻分享引导学生制定学期目标;外语学院建立“简历工坊”提升就业竞争力;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推行“阶梯式”教育;体育学院本研分层设计教育内容,形成精准育人模式。
守护心灵港湾: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始终
针对春季心理问题高发期,多学院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通过建立“摸排-疏导-帮扶”三级机制,加强学生心理问题疏导。教育学院开展“心理晴雨表”互动,教授正念呼吸等实用技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建立“班委-寝室长-心理委员”三级联动机制;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提出“三个一”健康建议(每日一运动、每周一交流、每月一咨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心理健康与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并行。
融合学科特色:专业实践赋能思政教育
各学院将学科优势融入班会设计,强化专业认同感。美术学院将艺术实践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组织防火防盗主题创作;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以“科技+思政”为创新点,深度融合专业特色与Deepseek等社会热点,通过课程知识解析科技案例,激发学科认同与创新意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探讨“数据洪流中保持人文温度”命题;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分享“胡焕庸线”民族调研成果,深化民族团结教育;资源与环境学院结合寒假社会实践反思成长路径;音乐舞蹈学院通过艺术展演厚植文化自信。
深化育人体系:师生协同共促长效发展
活动注重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各学院普遍构建班导师-辅导员协同机制,通过学业预警、生涯档案等工具实现全程跟踪指导。经济学院实施“点面结合”育人策略,低年级开展专业信念培育,高年级强化考研攻坚;管理学院结合《哪吒二》热映等热点深化家国情怀教育;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推行班导师进寝室制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建立课题组定期交流机制,不断深化“三全育人”实效。

各学院主题班会情况。 党委学工部供图
据悉,本次“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活动覆盖全校3万余名学生,通过思想铸魂、安全护航、学业启航、心理育人的多维设计,为新学期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三全育人”体系,以更丰富的教育活动助力学子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卓越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