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首页 ENGLISH
  • 网站首页
  • 民大快讯
  • 双塔校园
  • 教学科研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 网站首页
  • 民大快讯
  • 双塔校园
  • 教学科研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民大快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大快讯  >  正文

民族学博物馆获评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作者:王圆圆 蓝李丹    来源:民族学博物馆

11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公布《2021-2025年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补充认定了474家单位为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其中,湖北省18家单位入选,我校民族学博物馆名列其中。

我校民族学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民族学博物馆”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先后荣获武汉市第一批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5—2019年度)、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2019-2023年度)、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年度)、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称号。

近年来,民族学博物馆以弘扬中华文化为目标,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多样化科技志愿服务。线下将民族文化知识及实用技能体验带到红旗村小学、张家湾中学、洪山路社区等学校和社区。常年参加湖北省、武汉市全国科普日、“百万市民学科学”系列科普惠民活动,深受社会各界群众欢迎。线上推出“科普云课堂”“云讲民族瑰宝”“云游博物馆”等,进行在线科普教育,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领略我国民族传统科技文化遗产。

民族学博物馆参加2022年湖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

2021年,民族学博物馆受邀参加“荆楚科普大讲堂-童趣玩科学”扎染体验活动。  民族学博物馆供图

民族学博物馆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收获了累累硕果。2021年“心手相承——少数民族传统扎染技艺”获评湖北省文博系统“十佳研学课程”,科普读物《小染坊》荣获2021年武汉市优秀科普作品。科技志愿者喜获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全国十佳科普使者”等荣誉称号,并参加中国科技部组织的“科普援藏”活动。科普团队获评武汉市、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荣获2022年湖北省第六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成员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志愿者,先后斩获全国、省、市等科普讲解大赛一、二、三等奖50余项。科技志愿服务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手工扎染’进基层”获评2022年度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先进典型。

志愿服务暖民心、汇同心,下沉社区守初心,民族学博物馆充分发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其事迹被湖北日报、荆楚网等各级各类媒体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示范效应及社会影响。

责编:刘琼   审核:潘文君   上传:冯珊珊   发布时间:2022-12-28

上一篇:中南民族大学2023年新年寄语:扬帆起航新时代 砥砺奋进新征程

下一篇:我校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工作圆满完成

民大微博

热门新闻

  • 1

    计算机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洪雨欣论文被顶级国际学术会议ACM Multimedia ...

    2024-07-22
  • 2

    2024年泛函分析空间理论及其应用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024-07-21
  • 3

    校医院举办职工子女暑期研学活动

    2024-07-21
  • 4

    宋发军带队赴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推进校际交流合作

    2024-07-20
  • 5

    我校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07-19

Copyright 2021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