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简报 第一期

作者:   编辑:fanxue   审核:   上传人员:   发布时间:2018-03-05   访问次数:

寒假放假前,根据学校学期工作计划统筹安排,为加强假期实验室安全管理,防范安全隐患,杜绝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全校师生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假期,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中心联合保卫处、后勤保障处及有关学院(中心)组成安全检查小组,对全校实验室进行了假期前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各实验室卫生环境、水电安全管理、消防安全、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危废储存、危险化学品及特种设备保管使用情况等。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检查概况

为了做好此次安全检查,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中心下发了《关于2018年寒假前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安排暨寒假期间实验室安全管理注意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学院(中心)高度重视,结合学院(中心)实际情况,于116日至119日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自查,认真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切实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

在各学院(中心)自查自改的基础上,120日,由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中心联合保卫处、后勤保障处等相关负责人组成3个检查小组,组长分别由实验中心陈心浩主任、杨春勇书记、张向明副主任担任,深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美术学院、法学院、化生药实验教学中心等16个单位所属实验室,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查。

检查中发现各学院(中心)对此次检查高度重视,按照通知要求进行了自查自改,实验室安全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检查结束后,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中心根据各学院(中心)的检查情况,汇总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将《实验室安全检查情况反馈表》及时下发到各学院(中心),并要求各学院(中心)于放假前完成整改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检查发现,全校实验室安全状况整体良好,但部分实验室仍存在卫生较差,室内外堆放较多杂物、废旧设备,气瓶未及时固定等状况。通过检查,我校实验室的安全隐患总体上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1、安全管理制度问题:

部分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人信息未上墙。

2、卫生情况及水、电安全使用问题:

1)部分实验室卫生较差,通风状况不好,室内存在刺激性气味。

2)部分实验室空开被遮挡,难以触控。

3)部分实验室存在乱接电线或电线、插座与水槽距离太近等安全隐患。

4)部分实验室存在仪器设备长期通电情况且缺少人员值守监控。

3、消防问题:

1)部分实验室杂物较多,堵塞房间安全消防通道。

2)部分实验室灭火器放置位置不当或灭火器过期未及时更换。

3)少数实验室走廊存在应急灯损坏、消防栓玻璃破损情况。

4)部分实验室的烟感报警器的红色外罩没有去掉,烟感报警器起不到报警作用。

4、危险品化学、气瓶及仪器设备管理问题:

1)部分实验室化学药品存放混乱,分类不清,存在安全隐患。

2)部分实验室气瓶放置不规范,没有固定装置,存在安全隐患。

3)部分实验室内的废旧设备和空试剂瓶没有及时进行清理,堆放在实验室内或走廊。

4)部分实验室内的紧急冲淋洗眼器不能正常使用。

隐患部位及具体情况见发至各学院的《实验室安全检查情况反馈表》。

三、建议整改意见

针对此次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的一些突出共性问题,建议各学院结合下发的《实验室安全检查情况反馈表》,按下述要求进行整改:

1、清理消防通道,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2、及时采购固定装置对气瓶进行固定。

3、统计消防器材情况,及时购置或更换过期灭火器,对损坏的应急设备进行及时修理或更换。

4、注意实验室卫生,化学药品分类存放,仪器设备有序摆放,易燃易爆品与用电设备适当分离,禁止乱拉电线。

5、及时处理废旧物资,达到报废条件的设备请尽快申请报废。

6、高温高压设备运行期间或仪器设备长期通电使用期间必须有专人24小时值班监控。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而安全是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因此各学院(中心)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二、制定应急预案,明确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则及处理事故的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三、将安全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培养教师和学生提高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观念;四、提高对安全隐患的敏感度,努力做到安全隐患勤排查、防微杜渐重落实,为创造和维护安全、和谐、文明的教学、科研实验环境共同努力。



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中心

2018.01.27







相关链接
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湖北省教育厅
民大主页  |  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  |  国有资产管理处  |  创新创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