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2021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红色之旅,青年筑梦路

作者:方善贤  发表时间:2021-09-10  访问次数: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百年来,栉风沐雨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为了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中南民族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青年筑梦路”的七名成员卢璇、成淼、马梦晴、方善贤、程馨慧、谭懿、戴洋于假期期间在承德、宜昌、玉溪、南宁、南昌、井冈山、襄阳、焦作八市,于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了红色文化教育与传播相关主题调研活动。深入学习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并通过调研结果对新时代如何发展红色文化教育与促进其传播提出对策建议,搭建成果展现平台。

图为成员位于李明瑞韦拔群纪念馆

图为成员位于襄阳革命纪念馆

为了减少团队成员跨省流动,保证团队成员生命健康安全,在疫情期间积极响应“云实践”号召,团队成员在分别家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地探寻,进行收集、拍摄和查阅相关红色资料。通过对江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承德董存瑞烈士陵园、南宁李明瑞韦拔群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探访,成员深入学习了当地红色文化,同时也对场馆的设施的使用,物品的展示进行了记录分析。

七月初,趁着暑假,团队成员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从左侧上山,一路欣赏碑林的风采。碑林收录了近现代党内领导和书法家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书写的词句,共有三段。第三段过后便是英烈铜像馆,可以看到革命先辈们的生平与样貌。顶端便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图为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七月中旬,团队成员怀着敬畏的心情去到了远安县革命烈士纪念碑。1986年远安县人民政府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远安献出宝贵生命的共产党人的英勇斗争事迹,兴建“远安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告慰革命烈士英灵。

远安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7月初至8月中旬期间,成员探访的大多数红色基地以纪念馆、纪念塔及烈士陵园为主,通过雕塑、展品、介绍牌对历史故事及英雄事迹进行深入介绍,带游客走进那段令人或热血沸腾,或悲痛欲绝的过往。而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在红色基地云旅游也成为一种学习红色文化的重要手段,VR技术结合配音讲解,让远在外乡的游客仿佛“身临其馆”,扫除地域障碍。许多场馆创新性的展示增加了游客们的兴趣,使用一种新型的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自觉自愿地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

图为团队成员调研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照片

8月初至9月初团队成员对收集到的红色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投身到成果制作的工作中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红途”微信小程序顺利完成,小程序包括各地爱国主义基地的数量及地图的直观展示;南昌、井冈山等地的红色研学路线;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微视频介绍。通过这三大板块,使大家更为直观的了解到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本信息,选择更感兴趣的研学路线方案,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图为小程序截图

图为研学路线

通过本次实践,我们更深刻地领略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最终沉淀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和谐守礼、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红色文化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先进文化而独有的魅力。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我们肩负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因此我们要不断地磨练品格,增长本领,在社会实践中经受磨砺,增进对党、对红色文化、对革命精神以及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入平常生活之中,将红色文化传播成为时代强音,增进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只有红色基因代代传,红色江山才能永不变色,党的事业才能生生不息。

图为邓颖超走长征路雕像

图为聂耳纪念馆内蜡像

图为董存瑞烈士陵园主题雕像


(编辑:卢心媛 来源:青年筑梦路实践团队















快速入口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南民族大学委员会

地址: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3楼 

邮编:430074   电话:027-67841396

技术支持:比特工场

最佳分辨率:12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