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医药是藏族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独特治疗方法和浓郁民族特色的医药学体系,是仅次于中医中药而具有系统理论的民族医药。藏药的药用动植物有1 000多种,常用中草药有400多种。
藏医药特点:1、藏药的使用特点。藏药方剂将药区分为热性、寒性两大性能。藏医在治疗寒症时用热性药,治疗热症时用寒性药。2、藏药按性、味、效分类,分八性、六味、十七效。八性将藏药分为轻、重、润、糙、锐、钝、凉、热八种性质;六味将藏药分为甘、酸、苦、辛、咸、涩六种味道;十七效将藏药归纳出柔、重、温、润、稳、寒、钝、凉、软、稀、干、干枯、热、轻、锐、糙、动等十七种效能。3、主要炮制的方法有三种:火制法、水制法和水火合制法。
始于公元8世纪的水银洗炼法,又称水银加工法,藏语称“佐珠钦莫”,是藏药最尖端的技术。水银洗炼加工后的制成品对脑溢血、麻风、痛风、黄水病等疑难杂症具有奇特的疗效。其加工工序是:第一步是搓揉法:把水银和干姜、胡椒等粉末装在山羊或石羊皮子口袋里长时间搓揉,温度保持25—40摄氏度;第二步是提炼法:把水银分解后倒在装有菜子油、硫磺等物的特制石头锅里用文火煮小时,待水银变成块状后再砸碎;第三步是洗涤法:用男童尿、种马尿、牛尿和青稞酒分期先泡后洗,再用清水反复洗涤;第四步是研磨法:将硫磺、石榴汁和在水银小颗粒中研磨成干粉。所有工序必须在遮光的黑屋里操作。经过洗炼的水银由白色变成了黑色的微小颗粒,重金属可以轻漂在水上。此时的“水银”——药中之王“佐塔”既可入药,也可直接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