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4日,“数字化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组”召开每周例会。本次会议由毕达宇老师主持,张劲松、李超锋、杨单、马林茂、张楠、罗震等老师、全体研究生参会。

首先,毕达宇老师分享西安参会心得,该会议重点围绕人才培养、毕业要求、学位点评估及导师指导机制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毕老师指出,当前图书情报与信息管理领域的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他强调,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已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而言,重点并非仅是学会写代码,而是明确“我们未来的方向一定是和人工智能相关的”,这为同学们的技能培养和职业规划提供了清晰指引。在毕业成果要求方面,会议披露了引人关注的数据:超过80%的图情专业研究生仍以传统毕业论文形式毕业。毕老师指出,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替代性毕业成果形式目前缺乏统一标准,在送审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这直接影响了这些毕业形式的推广和应用。基于图情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尚未建立统一培养标准的现状,虽然鼓励开展案例研究,但毕老师仍建议同学们优先选择撰写论文确保顺利毕业。这一务实建议充分考虑到了同学们的实际需求。关于学位点评估,与会专家提出了重要建议。评估可能需要准备教学和研究案例,老师们应当提前规划,做好充分准备。针对管理工程研究生培养要求提高的现状,毕老师介绍了一种创新的指导模式:由于场地和经费有限,导师组将选拔思路靠谱的同学,进行集中指导,推进论文投稿工作。
在讨论环节,张劲松老师、李超锋老师和毕达宇老师等就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培养方式展开了深入交流。老师们鼓励同学们积极产出学术成果,并表示对有读博意愿的同学可提供推荐支持,同时建议导师多带领准备读博的同学参加学术会议。
最后,毕达宇老师询问各位同学的工作进展以及今后安排,并作出点评。研三同学在集中撰写大论文,研二同学主要在修改小论文与确定大论文选题,研一同学在广泛阅读论文并明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