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正青春 筑梦新时代 |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举办“青春读书会”

作者:陈仕佳  编辑:蒋一帆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18:58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值此“书香长江”阅读周活动之际,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于2025年9月20日下午举行红色正青春·筑梦新时代——青春读书会活动。

本次读书会以“红色文化”为主题,通过经典阅读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在红色精神中汲取力量,于思想碰撞中强化使命担当。

为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体同学共同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红色歌曲。旋律响起之际,大家仿佛完成了一次与革命先辈的跨时空对话,在歌声中深化了爱国情感,凝聚了奋进共识。

在阅读分享环节,同学们分段诵读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青春》《可爱的中国》《红岩》等经典篇目,并围绕内容展开深入交流,结合个人感悟,分享红色著作中所承载的理想信念与精神内涵。

2024级舞蹈表演2班李文雅:

活动中最令我触动的是,同学分享的一名铁道兵老党员的事记。82岁的张爷爷曾是一名铁道兵,他回忆起上世纪60年代修建成昆铁路的岁月:“没有大型机械,我们就靠双手挖隧道、扛钢轨,冬天冻得手流脓,夏天热得中暑,可没人喊过苦——因为我们知道,这条铁路能让山区百姓走出大山,能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不需要像先辈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同样需要这种“把小事做好、把责任扛好”的担当。

这次活动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青春该如何度过。以前我总觉得“新时代的梦想”离自己很遥远,直到看到活动中其他同龄人——有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红色文化宣讲,组建团队开发“红色景点线上导览”小程序,他们用自己的专业和热情,让红色文化以更年轻的方式传播。这让我明白,青春的价值不在于多么轰轰烈烈,而在于是否能将个人成长与时代需求结合起来:作为学生,认真学好专业知识是“筑梦”;作为青年,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传承红色精神也是“筑梦”。

2024级舞蹈学2班梅哲涵:

“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红色精神?”讨论环节的提问,引发了全场的深度思考。有参与者提到,当代青年不必都面对枪林弹雨,但同样需要红色精神中的担当意识。正如“中国天眼”FAST团队中平均年龄30岁的科研工作者,他们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深山里扎根十余年,让大国重器绽放光芒。我想,红色精神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精神灯塔。

读书会最后,全体参与者共同写下青春誓言。我在便签上写下:“以红色为底色,以奋斗为笔,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这次读书会不仅是一次经典的重温,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懂得,青春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人的成长,更在于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

今后,我将以此次读书会为契机,把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习中锤炼本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2024级舞蹈学2班陈星宇:

读书分享环节,同学们带来了一本本红色经典。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我仿佛看到了那些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在泥泞中跋涉、在炮火中冲锋的身影。原来那些我们在历史课本上读到的文字,背后是如此鲜活的生命和如此炽热的信仰。还有同学分享《青春之歌》,书中林道静的成长历程,让我明白青春不只是享受,更是在时代浪潮中找准方向,为了理想不断拼搏的过程。

参加这次活动,让我对“红色”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它不是历史书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先辈们用生命诠释的信仰,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精神力量。作为大学生,我们正处于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应该和红色精神紧密相连。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想我会多去读红色经典,从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积极参与各种红色活动,把红色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本次青春读书会,不仅为音舞学子构筑了宝贵的阅读交流平台,更将红色基因深深植入了同学们的精神血脉。展望未来,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将持续创新形式,深化红色文化育人实效,引导学生在艺术追求与信仰淬炼的融合中,补钙铸魂、成长成才,自觉将青春理想融入时代征程,以昂扬风貌担当强国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