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本科教育 创新创业
1.学院开展双创教育基本情况:双创教育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按照湖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目标,学院始终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专业方向确定创新创业方向,以知识技能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以实习实践课程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育人环节,深入挖掘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潜能,有机融合“课程、项目、竞赛、实践、实习”,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必修课“社会调查”获批社会实践省级一流课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逻辑学”等课程获批校级在线课程,有力地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核心竞争力和创业实践实战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十届“导航杯”实践教育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首届学科专业知识竞赛
2.学院双创教育特色与成效:项目
根据学科专业实际,学院稳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一是依托各类赛事,创新“双创”竞赛选培模式。通过“三下乡”、寒假社会调查、专业知识竞赛等活动,孵化“双创”竞赛项目,形成了“校赛—省赛—国赛”的三级竞赛选培模式。二是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精神。开设学术论文写作、社会调查方法、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考察、民族地区调研等课程,纳入学分管理,营造以赛促教、创教融合的良好氛围。三是完善配套措施。通过经费支持、举办创新创业培训班、出台《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方案》制度等,助力双创教育落实。近年来,学生在相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受邀参加北京大学“北马论坛”等学术会议,获得国家级等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近三年本科毕业生考研升学率平均达到40.12%,位居学校前列。
表一 近三年国家级、省级大创立项一览表
序号 |
年份 |
申报级别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负责人 |
1 |
2018 |
国家级 |
新时代扶志在扶贫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马雪婷 |
2 |
2018 |
省级 |
少数民族地区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比较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朱瑶 |
3 |
2018 |
省级 |
民族地区扶贫宣传状况调查——以湖北省咸丰县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赵文彬 |
4 |
2019 |
国家级 |
精准扶贫视角下民族地区贫困残疾人可行能力提升研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四川省大凉山 |
创新训练项目 |
王彤 |
5 |
2019 |
省级 |
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四个自信”认知认同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以武汉市高校大学生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黄清霞 |
6 |
2019 |
省级 |
新冠疫情视域下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倾向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刘娇 |
7 |
2020 |
国家级 |
新时代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工作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河南省地矿四院离退休党组织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顾怡欣 |
8 |
2020 |
省级 |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研究——以主旋律影视作品为视角 |
创新训练项目 |
马源珠 |
9 |
2020 |
省级 |
“后疫情时代”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转型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李欣宜 |
10 |
2020 |
省级 |
疫情前后社会公众对党的认识变化的对比调查分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付新航 |
表二 近年来各类校级项目一览表
序号 |
年份 |
申报级别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负责人 |
1 |
2018 |
校级 |
反贫困视域下民族地区农村彩礼问题研究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海原县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马新勇 |
2 |
2018 |
校级 |
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调查及其监测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丁小艳 |
3 |
2018 |
校级 |
新时代视域下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以彭水县、道真县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徐怀泽 |
4 |
2019 |
校级 |
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窄长新 |
5 |
2019 |
校级 |
关于地摊经济的调查——“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贯彻落实 |
创新训练项目 |
杨偲 |
6 |
2019 |
校级 |
疫情影响下线上教学效果调查与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金琦凯 |
7 |
2020 |
校级 |
党史教育基地建设中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策略研究——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王妍云 |
8 |
2020 |
校级 |
重拾记忆里的“年味儿”——春节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
寒假社会实践 |
刘娇 |
9 |
2020 |
现代化视野下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基于广西宁明壮族“三月三”文化节和湖南靖州苗族歌鼟的实际调研 |
寒假社会实践 |
乔霜艳 |
|
10 |
2020 |
校级 |
黄河大保护青年志愿行动 |
寒假社会实践 |
朱佳丽 |
11 |
2021 |
校级 |
“逐梦乡村、助力振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队 |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目 |
孙方正 |
12 |
2021 |
校级 |
“振兴梦,武恩情队 |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目 |
杨燕 |
13 |
2021 |
校级 |
振兴号角 |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目 |
黄奕英姿 |
3.学院思创融合、专创融合与赛创融合情况:竞赛
思创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双创教育全过程,重点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走进民族地区,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成果结合起来,打造思政+“双创”实践课堂。
专创融合,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核心素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建“知识+能力+素养”分层递进、“创新+创业”双线推进的课程体系。将“创新”教育作为共性教育,将“创业”教育作为个性教育,促成学生从创新、创意到创业的逐步提升。
赛创融合,不断深化双创育人改革。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大赛项目转化为专业实践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举办系列竞赛活动。学生在“挑战杯”“学创杯”、“正大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国家级双创大赛中获奖15余项。
(注:以上两个图片拼成一幅图片,组成两张混合的图片)
4.学院双创典型事迹与人物:人物
18级本科生王彤同学在比赛现场
18级本科生王彤同学(后排右四)在领奖现场
16级本科生黄春丽同学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二等奖,湖北省翻译大赛一等奖
18级本科生郭悦同学获第十三届“挑战杯”校赛一等奖
19级本科生顾怡欣同学获第十三届“挑战杯”校赛二等奖
18级本科生黄清霞同学获十三届“挑战杯”校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