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正文

王兆鹏教授团队最新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近日,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兆鹏教授、邵大为老师合撰的《数字人文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初步实践及学术意义》一文,在《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8期发表,引起学界广泛关注。这也是我校时隔10年后再次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

    王教授团队在数字人文领域耕耘了十多年,这篇论文以其“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对数字人文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功能和学术意义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总结,既发掘出新资料,又使用了新方法,提出了新观点,开拓了新领域。文章指出,古代文学研究存在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两大难题,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开发的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不仅可以实现浏览检索、关联生成、数据统计、时空定位和可视化呈现五大功能,为解决这两大难题提供便利,而且有助于更新古代文学研究的观念和方法。数字人文研究将改变古代文学资料查询检索方式,实现从电子文献的分词定位检索到结构化数据库的分类提取,从点状检索到网状关联,从逐条拷贝到分类打包;能把传统的静态文本变为可随意组合的动态文本;能改变文学史的认知角度和方法,细化文学史的时间粒度,深化文学的空间层次。王教授认为,古代文学研究与数字人文技术能对接融合,是因为二者学理上具有共通性。由此,他首次提出“系地”概念,发掘了历史上系地的学理资源,确立了编年系地并重的理念,倡立了作家年谱、别集笺注和文学编年史书写的新范式。

     近年来,科学研究发展院以项目申报、团队建设等为抓手,积极组织、培育标志性成果。学校每年按“以奖代补”的形式,从中央专项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中,设立“重大项目培育专项”,对预申报重大项目的老师给予经费和政策的支持,王教授团队去年上半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建设”后,下半年又成功获批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建设”;王教授团队也是我校第三轮立项建设的校级科研团队之一。《数字人文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初步实践及学术意义》一文是对第一个重大项目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也为第二个重大项目提供理论指导,其理论的前沿性、方法的引领性,标志着王教授团队在古代文学领域的数字人文研究已进入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