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与公共安全系
行政管理与公共安全系简介
发布时间:2025-08-15 浏览次数:

行政管理与公共安全系的前身为行政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原隶属于公共管理教研室(系),2006年单独成立教研室(系)。2005年9月,招收首届本科生,2007年开始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2010年获准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2024年,政治学与行政学系整体并入行政管理系。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适应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新形势需要,依托公共管理学和国家安全学深厚学科基础,行政管理系于2025年5月正式更名为行政管理与公共安全系。

近年来,本系发展良好,成绩显著。2012年行政管理专业被批准为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被批准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13年,行政管理学科被批准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016年,行政管理学科获批楚天学者设岗学科。2019年,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卓越领导力培养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2023年,《公共文秘》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4年,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党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本系目前拥有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城市民族与宗教事务治理研究中心和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两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同时设有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分中心——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中心。

行政管理与公共安全系现有专任教师17名,含教授7名、副教授5名、讲师5名,均拥有博士学位,已形成一支职称、学历与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其中,吴开松教授被评为国家民委首届教学名师、并入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彭庆军教授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计划,被评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方堃副教授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计划,被评为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

本系教师科研成果丰硕。近5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8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12项;还主持多项国家民委、民政部、广电总局、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及省级教改项目。本专业教师在SSCI/A&CI、《民族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行政管理》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重要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0余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各1项,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三等奖多项。20余篇咨政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采纳,多篇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

行政管理与公共安全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突出“数字+安全”的交叉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兼具行政管理理论素养、数字治理能力和公共安全分析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一是探索分类培养模式,形成了普通班、西部卓越人才实验班两套培养方案。二是实行本科导师制,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三是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在强化“三办”(办文办会办事)能力基础上,融入人工智能应用与国家安全素养。四是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5年来,本专业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培养的研究生出版专著2部,获湖北省公共管理研究生案例大赛二等奖,就业率达100%;培养的本科生获湖北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竞赛二等奖、“寻是杯”全国大学生公共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华中赛区)一等奖、湖北省年度风云人物、团中央创业模范等奖励和荣誉称号。毕业生考取“双一流”研究生的比例逐年上升,部分毕业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湖南大学等攻读博士学位。就业的毕业生工作踏实、业务能力强,大多数已成为所在行业和部门的骨干,有的走上了地方党政机关的领导岗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好评。


作者:   责编:   审核:   上传: